2018年企業孵化器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朝專業化、平臺化、生態化發展【組圖】
規模龐大,區域發展不平衡
企業孵化器是支撐高新技術發展的重要政策手段之一,是伴隨著科技革命發展起來的。我國的企業孵化器最早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經歷了多個階段的發展,已形成了龐大的規模,并在促進高新技術轉化、提高生產力、振興地方經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根據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數據顯示,1987年,全國只有兩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者中心和深圳科技工業園創業中心;到2017年底,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已達到4063家,其中國家級共有988家。
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有著全國最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為2513家,占全國比重達61.85%;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擁有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相差不大,分別為628家、598家;東北地區最少,僅有324家。可見,企業孵化器行業區域發展不平衡特點突出。
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不僅在數量上大幅增長,場地面積也呈現出現迅速發展的趨勢。數據顯示,2010年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場地面積約為3043.9萬平方米;到2017年,科技企業孵化器場地面積已接近1.2億平方米,約為11967.4萬平方米。
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規模的壯大,直接拉動了在孵企業和累計畢業企業的增長。截至2017年,我國企業孵化器孵化企業數量已達到17.75萬個,累計畢業企業達11.07萬個,分別較2016年增長33.2%、23.4%。
其中,東部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及累計畢業企業數量均最高,分別為10.74萬個、6.75萬個;東北地區在孵企業及累計畢業企業數量則最少,分別為11816個、7827個。
總體而言,我國企業孵化器已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孵化器的進一步發展,對在孵企業產生了不利影響。例如,我國企業孵化器多注重硬件服務,諸如,辦公場地、后勤保障、物業服務等,但是對于在孵企業急需的軟件服務,如創業咨詢、政策輔導、創業論證、商業策劃、資金支持等都沒有完善服務,造成了服務的偏差。
“三化”趨勢:專業化、平臺化、生態化
在企業孵化器功能提升和服務深化內涵式發展要求下,我國企業孵化器正呈現出專業化、平臺化和生態化的趨勢。
我國現階段的企業孵化器多為綜合性孵化器,隨著新興產業的發展,各種專業性的孵化器將逐步發展起來。專業化的孵化器將對特定產業提供量身定做的個性化服務,幫助新創企業找到自己核心競爭力。專業化的孵化器除了服務于高新技術產業外,對于其他行業也提供特定幫助。
平臺化是指將孵化器做成匯集多種資源的平臺,這一平臺將連接眾多單一孵化器,將各種孵化器的資源進行整合,使在孵企業直接、快速找到自己稀缺的資源,支撐企業快速發展。平臺化的競爭優勢在于以更低的成本為用戶提供更高的價值,進一步發展則在于平臺如何接入互補產品以及平臺如何激勵互補廠商進入以壯大平臺。
基于生態系統觀,一些有能力、有條件的傳統孵化器已逐漸開始利用自身資源整合嘗試發展出一體化的孵化生態體系,即創業概念→預孵化→孵化器→加速器→產業鏈→生態圈的接力式、一體化的孵化體系,以可持續發展。除內部集成將一系列要素包括資金、技術、人才、信息、市場、運行平臺、內外環境、運行機制等等有機整合以外,也有與外部資源結合,形成產業園區或生態體系,企業孵化逐漸轉為產業孵化和集聚。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企業孵化器產業市場前瞻與運營發展戰略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隨著創業者的不斷增加,創業的困難程度也不斷增強,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創業成功,都能夠維持下去的,企業孵化器則成功解決了創業初期困擾創業者的各種困難和問題!那些想創...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