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養老產業市場概況與發展趨勢(前景)分析 智慧養老是發展趨勢【組圖】
電視劇《都挺好》的熱播,反映出較為現實的養老問題。社會老齡化及養老供給端的不足,使“養老”一詞的國民關注度較高。為了更好解決這一社會問題,國家不斷出臺政策規范和助理養老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是科技發展給老齡化的社會帶來了希望,老年人對科技產品的輔助功能要求較高,醫療需求強烈,未來,智慧養老是發展趨勢。
“養老”關注度高 供給端不足有待改善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的加劇,“養老”成為人們時下備受關注的話題。根據艾媒大數據監測系統顯示,以2019年3月網絡關注度為例,均處于較高水平,其中2019年3月5日達到最高峰,當日網絡搜索量達到23146萬次,隨后保持在3500-5500的區間。同時在網絡上關注養老話題度較高的地區大多集中于一線城市,也反映出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高低、老齡化程度與養老話題關注度呈正相關關系。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老齡化程度較高,關注養老話題的人群自然較多。
除老齡化外,養老床位供給端等供給端的缺口較大,也使人們對養老關注度增加。據中國民政部數據顯示,2017年全中國有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5.5萬個,同比增長10.7%,注冊登記的養老服務機構達2.9萬個。其中:注冊登記的養老服務機構2.9萬個,社區養老機構和設施4.3萬個,社區互助型養老設施8.3萬個。各類養老床位合計744.8萬張,比上年增長2.0%;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0.9張,比上年下降2.2%。但隨著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的增加,每千名老人擁有的床位數整體趨于上升,但增長速度逐漸下滑。隨著養老服務基建加強,養老床位供應情況將得到改善。
另外,資本的注入也將會改善養老產業供給端不足的現象,獲得融資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使養老產業更加快速發展。據中關村科技發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養老產業融資共18起,其中,共有6家養老服務機構獲得融資,獲投企業涉及旅居養老、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智慧養老、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和老年文娛七個細分領域。在這18起投資案例中,涉及老年文娛的有6起,占比為33.3%,涉及智慧養老的有4起,占比21.1%,涉及養老機構的有3起,占比16.7%。
養老需求將繼續增大 智慧養老是趨勢
資本為養老產業發展注入新鮮活力,政策對國家老齡事業和養老體系的規劃建設將使養老需求持續增大。2017年2月28日,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規劃提出一個總目標,即到2020年,老齡事業發展整體水平明顯提升,養老體系更加健全完善,及時應對、科學應對、綜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基礎更加牢固。
四個分目標包括:一是多支柱、全覆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二是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健全;三是有利于政府和市場作用充分發揮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備;四是支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的社會環境更加友好。
未來,中國養老產業將向三個主要方向發展,養老服務模式多元化、養老機構公辦民營化與智慧養老服務模式加快布局。其中智慧養老強調對物聯網、大數據、智能技術的使用。智能養老服務利用感知化、智能化手段,構建實時監測、智能預警、快速響應的生活環境,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安全。
智慧養老的構成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設備、智慧社區、智慧醫療等。在信息技術持續給社會各領域帶來深刻變革的時代,利用信息技術優化養老資源配置,創新養老服務模式是應對養老困境的必由之路。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養老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養老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養老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