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將加大文化產業建設力度
近日,福建省廈門市副市長黃強透露,廈門市將培育50家重點文化企業、30個重點文化產業項目、10大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以上,年均增長25%以上。
根據《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我國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基本建立,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經濟比重顯著提升,文化產業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作用明顯增強,逐步成長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按照廈門市發布的《廈門市“十二五”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十二五”時期,廈門市文化產業要實施集群化發展模式,重點發展的四大集群包括:創意設計產業集群、文化旅游產業集群、動畫影視產業集群、數字內容產業集群。
在“十一五”期間,廈門市古玩和藝術品產業、演藝娛樂業、新聞出版和印刷復制業等傳統文化產業比較優勢明顯,繼續保持穩步較快發展的態勢,影視產業、動漫產業和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高速發展,初步形成了聚集發展的態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目前,廈門已逐步形成包括文化創意、新聞出版、印刷復制、圖書發行、影視制作、動漫網游、文化旅游、演藝娛樂、文化會展和藝術品產業等在內的綜合性文化產業格局。2010年,廈門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160億,占GDP的比重為7.7%,已經成為廈門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建設包括影視產業園區、動漫網游產業園區、創意設計產業園區、主題公園與休閑娛樂產業園區、藝術產業園區、數字出版產業園區等八個文化產業園區。
《規劃》指出“十二五”時期,廈門市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十二五”期末,廈門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400億元以上,占全市GDP的10%左右,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25%以上,成為廈門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
通過“十二五”時期的跨越式發展,廈門文化產業的結構明顯改善,在文化產業增加值中,文化產業核心層和外圍層比重超過70%,形成以核心文化產業門類或產業集群為主體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實現產業的高端化。廈門在全國主要城市的文化競爭力排名在“十二五”時期末進入到前10位,力爭成為全國文化產業示范城市。
思明區文化體育局局長郁小亮向中國經濟時報透露,思明區將積極扶持文化創意產業。《思明區“十二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目標中提出,思明區到 2015 年文化產業總收入達到 120 億元。對于文化創意設計,思明區在規劃中的表述是:臺灣創意設計業相當發達,在產品設計、平面設計、工藝設計、包裝設計、數位多媒體設計以及建筑設計、時尚設計等方面實力雄厚。
基于此,思明區主要要做好對臺產業對接,引進臺灣知名設計機構、工作室進駐該區,帶動思明區創意設計業的發展;引進臺灣設計教育培訓機構來該區培訓設計人才,提升思明區設計人才的整體水平,帶動思明經濟快速發展。
我國火鍋消費需求依然強勁。2024年,76.4%的消費者...[詳細]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 劉海晶:【最全】2025年呼叫中心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韓艷婷:2025年全球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市場分析
- 韓艷婷:2025年中國奶酪行業區域發展現狀 北方地區有明顯的資源稟賦優勢【組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