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聯手打造洞庭湖生態經濟區
洞庭湖風光
當前,區域合作成為地區實現共贏的有力模式。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合力共推“中三角”同時,隔湖相望的湘鄂二省再度攜手,謀劃將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
近日,一個環境協調會在湖南漢壽緊急召開,湖南、湖北各自轄內環洞庭湖地區的環保官員悉數參加。“總體規劃正在廣泛征求意見,由于橫跨兩省,我們希望跟湖北一起努力來推動這個規劃”。7月12日,湖南省環保系統一位工作人員稱。
“構建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有利于推動和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在上述協調會議現場,兩湖人士基本達成共識,“同時,對保障國家糧食生產安全、長江流域水資源生態安全和構筑長江黃金水道發展軸線具有重大意義”。
兩湖聯手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概念興于今年3月,在當時的政協會議期間,湖南省政協主席胡彪聯合在湘政協委員就此做集體提案,并被全國政協作為2012年的重點協商辦理提案。
隨即,這一概念迅速被湖南上下作為“大事”來抓。
“建設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重大舉措,是優化湖南區域戰略布局的重要途徑。”湖南省委副書記梅克保在多個場合強調稱,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要打好糧食牌、生態牌”。
據前瞻網了解,規劃中的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涵蓋湖南的岳陽、益陽、常德三市及長沙望城區,總面積4.64萬平方公里,在湖北主要涉及洞庭之北的荊州局部。在內容方面,兩湖主要立足保障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著力構建區域發展新機制和省際合作新平臺。
湖南并不是一個人在奮斗,湖北也表示會并肩努力。
早在5月上旬召開的席湖北·湖南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座談會上,湖北省委副書記張昌爾就表示,將主動配
合,聯手爭取國家加快推進洞庭湖湖區綜合治理,“爭取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爭取國家在政策、項目、投資和重大產業布局方面的支持”。
對此,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秦尊文認為,構建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是大勢所趨,“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位于長江中游城市群比較居中的位置,這個區域是歷史短板,現在相當于是在補短”。
需大局觀
“這對洞庭湖而言,肯定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湖南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劉帥認為,在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湖南和湖北一起推動是最合適的,“如果真的可以上升為國家戰略,在中央政府的統一協調下,很多工作才能落到實處”。
事實也正是如此。前瞻網了解到,以洞庭湖平原為主體的環洞庭湖地區,總面積有18780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歸屬于湖南,轄岳陽、常德、益陽等19個縣市,湖北轄內的松滋、公安、石首等縣市占據3580平方公里,被行政分割為東、西、南洞庭湖三塊水面。
上述湖南政府方面人士就坦承,由于湖區分屬兩省獨立管轄,“管理分散、體制不順、GDP比拼等因素,洞庭湖被開發利用過度,生態環境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秦尊文也表示,洞庭湖區域治理不能靠湖南、湖北任何單獨一方,“即使湖南把洞庭湖東西南岸都搞好了,如果北岸沒有協同合作,那一樣是無果而終”。
他建議,以建設“兩型社會”為契機,湘鄂協同打造大江大湖綜合治理示范區和跨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示范區,“根本上是需要有大局觀和合作理念”。
而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環境法專家高利紅看來,湖南和湖北完全可以借鑒國外治理湖泊的先進理念,將省際合作首先在制度層面予以約束,他表示,兩省之間可以先簽署一些框架性協議,在環境治理和利益補償方面予以明確規定,建立起一個生態特區,逐步完善相關管理制度規則,最終實現構建生態經濟區。
我國火鍋消費需求依然強勁。2024年,76.4%的消費者...[詳細]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b>【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 劉海晶:【最全】2025年呼叫中心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韓艷婷:2025年全球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市場分析
- 韓艷婷:2025年中國奶酪行業區域發展現狀 北方地區有明顯的資源稟賦優勢【組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