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前瞻網>區域經濟>產業集群>全國主要地區產業集群
中山紡織產業集群
中山產業經濟發展十分迅猛,其名牌戰略成效顯著,累計獲得國家、省名牌名標、免檢產品342個,被評為“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和“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市”。堅持“科技興市”戰略,大力推動城市創新體系建設,有國家、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121家,博士后工作站3個,火炬區創業中心被授予“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稱號。
紡織產業是市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2006年紡織服裝制造業為3460692萬元,增長11.76%。中山市紡織產業規模龐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06年全市紡織服裝企業總數達3880家,從業人員280570萬人,紡織工業總產值為3460692萬元,占全市比重11.40%。年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紡織服裝企業達50戶,占全市比重13.81%。紡織產業鏈條完善,集群效應顯著。擁有上、中、下游產業的化纖長絲、各類針織、梭織面料以及服裝制造等各種生產門類。其中,服裝制造業2006年工業總產值3460692萬元,占全市比重11.40%。
聚集形成了沙溪休閑服、大涌牛仔服、小欖和三角的針織服裝、城區化纖和面料以及民眾布匹等產業群體,帶動了當地特色經濟的崛起。紡織生產設備精良,企業創新能力強。目前全行業生產設備整體達到21世紀的國際水平,每年從國外引進價值超億元的先進設備。涌現了“劍龍”、“奴多姿”、“愛絲龍(大涌線廠)”、“第五街(金三角)”、“浪興”、“柏仙多格”、“圣瑪田”等一批知名品牌。全市為紡織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
一是工業園區專業化。專門建設了4個市級立項的紡織產業工業園區,包括民三工業區、高平工業區、隆興工業區及崗背工業區,總面積達22710畝。二是扶持政策措施到位。確立紡織產業為中山重點發展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對優先鼓勵發展項目減收土地辦證費;免收進園企業的供電線路建設工程費用;提供技改貸款貼息支持;實施名牌戰略,對取得國家及省級名牌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100及50萬元;對市級技術中心一次性資助30萬元;擴大技工學校規模,在中國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設立工業設計系,為中山市的紡織服裝產業培養和輸送人才。三是加強中介服務。建立了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制衣商會、休閑服及牛仔服的工程開發中心等中介組織,為企業提供服裝CAD應用、中小企業ERP、現代化銷售網絡系統等培訓以及織物密度、纖維分析等多項質量檢測服務項目。四是培育產業文化氛圍。連續舉辦三屆中山國際休閑服裝節暨中國休閑服裝博覽會,舉辦了大涌牛仔服設計大賽、國內外服裝設計新秀作品大賽等,推出各種服裝文化主題的時裝秀,拉動當地紡織經濟實現快速增長。
2024年,中國演唱會觀眾畫像顯示女性及中青年群體是...[詳細]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 劉海晶:【最全】2025年呼叫中心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韓艷婷:2025年全球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