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奇高 棉花價格跌一半
往年棉價價格屢屢攀升,但今年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庫存不斷高企,棉花降價潮來襲。在保稅區內一家物流企業的倉庫內,管理人員說,以往該倉庫的使用率為70%-80%,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使用率一直保持在100%,且庫存大多為一年以上存貨。另外,入庫計劃總是大于出庫計劃,棉花排隊入庫現象十分嚴重。棉花價格下跌也十分嚴重,2010年底每噸為3萬元,而現在下跌至每噸1.6萬元左右,降幅接近50%。
庫存奇高價格奇低
有報道顯示,日前在黃島海關保稅倉庫監控室,幾乎每個棉花倉庫里的棉花都是滿滿當當,平常存放棉花的保稅庫只有3個,現在增加到了7個,基本上能放棉花的倉庫都堆滿了。在保稅區倉庫里,一垛垛的棉花已經接近屋頂,而這樣的倉庫吧還算寬松的。在這里有一宗2011年7月份進口的棉花,物流公司介紹說,在黃島碼頭,積壓一年已是司空見慣,以往貿易商手里壓上萬噸的貨就算多的了,現在壓上幾萬、甚至10萬噸貨的已經不在少數。
庫存積壓已導致棉價大幅下跌。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4月的時候,棉花的價格已經從高位回落到2.2萬元一噸。時隔兩個月之后,現在的棉價是1.9萬元一噸。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全國棉花工業庫存約102.2萬噸,同比增加2.4%。安徽、福建、江蘇等4個省份的棉花工業庫存相對較大。截至目前,今年國內棉花庫存的嚴峻情況逐漸明顯。國內庫存折天數創下2008年9月以來新高,比35天左右的常態值高出了將近10天。產銷存預測顯示,2011/2012年度國內棉花期末庫存將達到70.65%,較上年提高47.7個百分點。
庫存嚴峻的情況也在世界范圍蔓延。回顧今年的美國農業部月度供需報告預測數據,從2月供需報告中對全球庫存1323.2萬噸的預測,調整到3月報告中的1356.9萬噸,再到4月供需報告中的1438.6萬噸,庫存消費比調整至61.3%。其中,5月全球庫存預測為1605.7萬噸。產量和植棉意愿方面的調減數據和全球消費量的略微升溫顯然并未有效削減庫存較大幅度增加給市場帶來的悲觀情緒。
棉農傷不起
國內棉價不斷走低,最直接受害者是棉農。據報道,濮陽縣郎中鄉大趙寨村種棉大戶趙建普家的倉庫里已堆積了數萬斤棉花,他抱怨說:“不是賣不出去,而是價太低不能賣,按現在的價格賣掉根本收不回成本。”
據趙建普講,為了能盡快發家致富,他去年到山東東營承包了260畝土地,全部種植了棉花。本來棉花長勢良好,但快到采摘期時卻趕上了陰雨天氣,雨水多而且持續時間長,導致棉花產量大幅度下降。雪上加霜的是,今年棉花價格一路走低。為了等一等賣個好價錢,他又雇人雇車從山東將收獲的棉花運回了濮陽縣老家儲存,但一直到現在,棉花價格仍毫無上漲跡象。
本打算靠種棉花大賺一筆,沒想到結果卻是成本上升,產量降低,價格低迷,連本錢都難收回,這令趙建普苦不堪言。繼續儲存需要專人看管不說,還擔心棉花受潮,品質受損。為增加效益,盡快將囤積的7萬多斤棉花出手,收回成本,趙建普試著將棉花加工成被套來銷售。但由于信息閉塞,銷售渠道仍然不暢,只是偶爾有鄰近村莊結婚辦喜事的鄉親要上幾條,根本解決不了大問題。為此,趙建普希望能夠通過報紙尋找到大的買家。希望有需求的企業和愛心人士伸出手幫這位農民兄弟一把。
進口棉可望不可得
國內棉價偏低,棉農惜售,于是棉紡企業四處求購更為低價的進口棉花,但也往往失望而歸。據報道,近日,山東豐源紡織廠經理劉云勇往青島保稅區跑得特別勤,目的就是想看看有沒有辦法買到港口倉庫里的進口棉花。劉云勇說:“現在是等著棉花用,等著便宜的棉花用,現在的情況國內外棉花的差價大概在每噸2000元左右,這個差距應該說是非常大的。”
這樣便宜的進口棉花可不是想用就能用。按照現行規定,棉花屬于限制進口商品,企業必須申請配額使用。然而,往年這個時候已經開始陸續發放的進口配額今年卻一直不見動靜,企業想買也買不了。
根據國家棉花進口關稅政策,進口棉配額包括1%關稅配額和滑準稅配額兩部分。所謂滑準稅是一種關稅稅率隨進口商品價格由高到低而由低至高設置的計征關稅的方法,可以使進口商品價格越高,其進口關稅稅率越低,進口商品的價格越低,其進口關稅稅率越高。其主要特點是可保持滑準稅商品國內市場價格的相對穩定,盡可能減少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
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公布了2012年我國棉花1%關稅進口配額,數量為89.4萬噸,這一進口配額數量自2004年以來一直維持不變。由于國家對1%關稅內配額申請企業資質要求較高,因此對于絕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棉花滑準稅配額的發放情況對其更具實質性意義。根據往年慣例,滑準稅配額的發放一般會視市場情況酌情增發。由于考慮到目前國內棉花價格低迷,棉農種植積極性不高,2012年滑準稅配額遲遲未能發放。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棉花價格持續高于進口棉價格,最高時價差接近3000元/噸,這導致大量廉價外棉持續大量涌入中國。據統計,2011年9月-2012年4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375.1萬噸,同比增加180.48萬噸,增幅92.74%。但由于滑準稅配額遲遲未能發放,配額不足的現象從今年2月份開始顯現,由于拿不到進口配額,大量中小企業進口的棉花只能積壓在港口,無法報關。
服裝積壓難釋放
另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處于紡織行業下游的服裝業近一兩年來也遭遇高庫存問題,市場需求的萎縮是否意味著棉花的庫存壓力將長期得不到釋放?如果把目前全國庫存的服裝拿出來賣,只怕三年都賣不完。有報道指出,服企高庫存有三大傳統解決之道:打折、電商、直營。事實上,打折促銷是服裝家紡公司對過季商品普遍的處理方式。但這樣會使公司的利潤降低,如果減緩擴張速度,也能降低庫存,但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