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業“十二五”規劃發布 去年總產值或達6.7萬億
日前,《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2015)》(下稱《規劃》)正式發布,據了解,該《規劃》將作為“十二五”時期全國食品工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培養超過50家百億級食品企業
據《規劃》數據預測,到2015 年,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12.3 萬億元,增長100%,年均增長15%;利稅達到1.88萬億元,增長75%,年均增長12%。食品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提高到1.5:1。
但是,分析認為目前的趨勢是發達國家和跨國食品集團大舉搶灘登陸我國食品工業。
“在全球范圍內通過資本整合,以專利、標準、技術和裝備的壟斷以及人才的爭奪,將技術領先優勢迅速轉化為市場壟斷優勢,不斷提升核心競爭能力,采用兼并、控股、參股等多種手段大舉進入我國市場,使我國競爭力尚不夠強的食品工業面臨著嚴峻的國際競爭挑戰。”
對此,《規劃》提出將培育形成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發展前景好、具有競爭力優勢的大型食品企業和企業集團,提高重點行業的生產集中度,到2015年,銷售收入達到百億元以上的食品工業企業達到50家以上。到2015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食品工業產值占全國比重提高到60%左右,全國建成數百個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強區域影響力的現代食品產業園區
具體到糧食產業,到2015年,糧食加工業總產值達到3.9萬億元,年均增長12%;形成10個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的大型糧食加工企業集團;日處理稻谷200噸以上企業的產量比重提高到60%以上,日處理小麥400噸以上企業的產量比重提高到65%以上,均比2010年提高15個百分點。
在肉類產業上,在2015年總產量達到8500萬噸,肉類制品及副產品加工達到1500萬噸,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達到17%以上。全國手工和半機械化等落后生豬屠宰產能淘汰50%,其中大中城市和發達地區力爭淘汰80%左右。形成10 家100 億以上的大企業集團,肉類行業前200 強企業的生產和市場集中度達到80%,培育出2-3 個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肉類食品企業。
健全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
《規劃》提出建立和完善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和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主動召回、責令召回及退市制度,明確食品召回范圍、召回級別、召回處置等具體規定,使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切實可行。健全食品質量安全申訴投訴處理制度,加強申訴投訴處理管理。
同時,推進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支持食品企業與信息技術企業合作,開發應用可追溯信息技術,建立集信息、標識、數據共享、網絡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食品可追溯信息系統。重點推進乳制品、肉類、酒類等行業食品可追溯體系建設。
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完善企業內部質量控制、監測系統,重點加強農藥殘留、重金屬、真菌毒素、微生物等項目檢測,建立食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健全食品質量安全投訴管理制度、不合格產品追溯制度、食品退市召回與應急處理制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