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光伏出口降幅超七成 企業轉戰新興市場
印度跟風,“雙反”多米諾骨牌效應顯現
就在光伏企業寄望“新蛋糕”的同時,作為新興市場代表的印度又加入到貿易救濟的大軍之中,這對光伏企業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前瞻網記者獲悉,日前,印度反傾銷局發布公告稱,該局已收到印度業界申請,對原產于馬來西亞、中國、中國臺北和美國或從上述國家出口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組裝板或部分組裝板進行反傾銷調查。
對于印度此舉,不少業內人士將其歸咎為“美國‘雙反’產生了壞效應”。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也認為,“印度就是跟著瞎起哄,證明自己的存在”。同時,由于目前中印光伏組件貿易額不過十幾億人民幣,所以即便進行反傾銷調查,也無大礙。
據一份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對印度出口的光伏組件貿易額約16億元人民幣,這與200多億美元(約合1300億元人民幣)的對歐出口額相差較大。相比于占國內光伏產品出口70%份額、逾200億美元貿易額的歐洲市場,即使印度政府針對中國光伏企業出臺反傾銷措施,對于國內光伏產品出口形勢的負面影響也遠遜于歐洲。
但有專家擔心,這股反傾銷浪潮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擴散開來,巴西等金磚國家甚至更多國家或會跟進。這個局面一旦形成,會對中國光伏產業形成滅頂之災。
海外建廠“換”市場,能否繞過貿易壁壘?
面對一連串的貿易壁壘,也有企業考慮淡化光伏產業。濟南新五岳光伏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表示,一旦歐盟裁定成立,征收超過30%的關稅,很大一部分光伏企業都要面臨倒閉的風險。光伏行業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目前,公司正在籌劃轉產,轉向其他相關的新能源行業。
如果歐盟“雙反”成立,光伏企業想保住這個傳統出口市場,除了承擔高稅率,是否還有別的辦法?
省內一家光伏企業負責人表示,由于此前美國對華光伏“雙反”僅針對產自中國大陸的電池片,因此大量國內企業通過采購中國臺灣電池片生產組件以規避美國的雙反稅收,成本雖略有上升,但增幅遠小于懲罰性關稅的稅率。
相比之下,此次歐盟將反傾銷調查范圍擴大至硅片、電池、組件,一旦最終裁決傾銷行為成立并征收反傾銷稅,則國內企業避稅途徑將僅剩海外設廠這一條路,但帶來的后果將是成本大幅升高。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早在今年年初美國對中國光伏企業實施“雙反”調查時,力諾就在美國收購了IBM公司的一座廠房,計劃建設700兆瓦的生產能力,通過海外設廠的方式規避風險。目前,該工廠正在進行一些改建工作,明年有望正式投產。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通過海外設廠的方式規避歐盟“雙反”調查,其實實施起來并不容易。光伏企業轉移到國外的多是后道組件工序,不太可能轉移硅片、電池片產能。由于歐盟反傾銷針對整個產業鏈,因此只轉移后道工序并不能規避反傾銷稅。
光伏企業開“挖”內需,加速國內建電站
“其實國內有極大的市場空間。”13日,在力諾集團“萬間屋頂陽光計劃”啟動儀式上,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表示。
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也表示,因受國際市場疲軟、歐盟“雙反”影響,光伏出口壓力大,國內光伏產品市場供需失衡,著力于擴大光伏發電市場是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建電站,一方面可消化過剩產能,另一方面也能獲得相對穩定的回報。”李秉霖說,目前,力諾光伏集團30%—35%的產品內銷,預計未來這一比例將達到50%。隨著光伏電站的加速布局,其8成內銷產品將實現集團內部“消化”,為力諾電力集團提供上游產品。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所謂“萬間陽光屋頂計劃”即是充分利用高校、工礦企業、公共設施等屋頂閑散地建設太陽能屋頂電站。啟動儀式上,力諾電力集團還與山東大唐集團、山東時風集團等簽訂了約60MW的屋頂電站建設項目。
力諾電力集團總經理張鋒表示,目前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為45000家,按每個企業平均屋頂面積3000平方米計算,總計約有1.76億平方米的屋頂面積。如果30%屋頂安裝太陽能電站,可以安裝約2000MW光伏電站,年發電量25億度,占山東省總用電量的7%,相當于滿足10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2007年,光伏的上網電價在4元/度,現在5年過去了,今年上網價已經降到1元/度,甚至在局部地區已經實現了平價上網。”石定寰認為,價格的降低,為光伏電站大規模應用創造了條件。他同時透露,國家也在研究給予光伏行業更大的政策扶持,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力爭最大程度減少光伏企業在這場“戰役”的損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中國演唱會觀眾畫像顯示女性及中青年群體是...[詳細]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 劉海晶:【最全】2025年呼叫中心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韓艷婷:2025年全球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