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死豬事件發酵 敲響飲用水危機警鐘
水源監管難題
正因為如此,“死豬事件”之后,水源監督管理才成為問題的關鍵。
3月13日,上海市水務局稱,按照國家標準,上海除了對水質的9項常規性指標即渾濁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等進行檢測外,目前還有針對性地將豬圓環病毒等微生物指標補充入水質監測指標,并對出廠水增加了豬鏈球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O157、耐熱大腸菌群等指標的檢測。檢測結果是,9項常規性指標符合國家標準,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為“未檢出”。
不過,松江區泖港鎮泖港村多名村民表示,上周,該鎮政府便開始向村民宣傳,讓其短期內暫時不要飲用黃浦江區段的水,盡可能使用自來水和井水。與此同時,鎮政府還協同鎮里相關人員送來了一星期量的水,保證沿河居民的日常使用。
對此,北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水源監督管理一直是一個難題,此次發生在上海與嘉興的“死豬事件”,應當為水源保護敲響警鐘。
“諸如上海、嘉興等地水網發達,城市的供水往往都必須與上游城市進行聯動,所涉及的環保部門、農林業部門和水務部門眾多,一旦聯動效應上的一環出現紕漏,下游地區未能及時得到知會,相關情況就會重現。”馬軍說。
政府部門能不能第一時間回應,并及時作出處置方案,同樣值得關注。媒體采訪過2012年2月的鎮江苯酚泄漏污染事件,當時鎮江自來水廠并沒有在第一時間通知城市居民,僅僅是在事后24個小時短信告之,結果導致一些老人和小孩誤喝了被污染的自來水。
事實上,身處水源要位的泖港鎮,今年同樣經受過“苯酚污染”考驗。就在“死豬事件”兩月前的1月10日晚,一艘散裝化學品船違規作業導致部分化學品泄露入河道,使得泖港鎮的部分水域遭受污染,附近相關水廠緊急選擇停水,對當地居民和單位用水造成了一定影響。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我國火鍋消費需求依然強勁。2024年,76.4%的消費者...[詳細]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 劉海晶:【最全】2025年呼叫中心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韓艷婷:2025年全球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市場分析
- 韓艷婷:2025年中國奶酪行業區域發展現狀 北方地區有明顯的資源稟賦優勢【組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