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遭60年一遇旱災 稻田90%絕收損失2.5億
2013-08-20 10:32:24 責任編輯:QZ080 來源:網易
全國7000多萬畝耕地受旱
入夏以來,我國南方地區的旱情比較嚴重,給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抗旱二處處長萬群志表示,今年7月份以來,江淮、江南大部持續高溫少雨,湖南、貴州等地旱情迅速發展,安徽、浙江等地伏旱露頭。截至8月12日,全國有7632萬畝耕地受旱,其中作物受旱面積6807萬畝,重旱1778萬畝,干枯576萬畝,缺水缺墑面積825萬畝,有547萬人、226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
旱情對農業生產的主要影響在水稻方面。貴州、湖北北部等地種植一季稻,旱情對收成影響較大。而南方大部分地區種植雙季稻,正趕上早稻收、晚稻種的“雙搶”時節,用水量大,加劇了水源不足的情況。
此外,干旱導致江河水位降低,對航運有一定的影響,但總體來說影響不大。
旱情對生活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山丘地區的百姓生活用水問題,因為當地百姓生活的主要用水是山泉水、井水等,旱情出現,水源枯竭,百姓可能要去更遠的地方才能找到水源。
我國當前旱情的主要特點:一是高溫是致旱主因。7月份以來的高溫天氣覆蓋全國19個省份,且持續時間長、高溫強度大。持續高溫導致湖南、貴州、湖北等地旱情迅速發展。二是受旱區域集中。旱情主要集中在長江中游和西南地區東部,湖南、貴州等地旱情較重,耕地受旱面積比多年同期偏多1到4倍。三是抗旱水源消耗大。今年伏旱發生正值 “雙搶”用水高峰期和中稻生長關鍵期,農田需水、耗水量大,需求矛盾突出。比如7月份,湖南省水庫蓄水減少40億立方米,占月初蓄水量的30%。四是中晚稻受旱重。五是人飲困難突出。湖南、貴州等地部分山丘區由于小型水庫、水井、山泉、池塘、水窖干涸,部分群眾取水困難,因旱飲水困難人數和大牲畜數增加較快。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中國演唱會觀眾畫像顯示女性及中青年群體是...[詳細]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 劉海晶:【最全】2025年呼叫中心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韓艷婷:2025年全球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