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氣東輸進深圳 廣東氣改多懸疑
據前瞻網了解,西氣東輸二線天然氣目前已經接入深圳,90天試運轉期結束后將轉入正式供氣。昂貴的進口天然氣橫穿中國15個省份進入深圳,標志著西氣東輸二線全線灌通(不包含香港),或倒逼天然氣價格改革加速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發改委去年宣布,自當年12月26日起在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試點,探索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目前,進入到廣東門站的天然氣價格都統一為2.74元/立方米。而對天然氣輸配費用如何收取還沒有定論,所以氣價改革仍處于探索階段,廣東氣改經驗能否推向全國,仍顯得懸疑重重。
深圳開始接收“土”氣
廣東氣價改革如箭在弦
深圳開始接受天然氣
隨著西氣東輸廣州—深圳段支干線日前正式貫通,這意味著來自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橫穿中國15個省份后,直達深圳。
與之相伴的是,關于天然氣價格改革的傳聞甚囂塵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表示,國內天然氣價格偏低是目前石油天然氣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必須要讓天然氣價格符合市場的供求變化,定價機制改革勢在必行。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2011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為1.08元/立方米,同比上漲13.3%。但目前國內價格仍遠低于中亞進口氣和海上進口LNG接近2元/立方米的價格,因此中石油在進口氣方面還是承受了相當的損失。以2011年情況來看,中石油進口中亞氣155.3億立方米和LNG18.3億立方米,累計虧損達到了214億元。
而國內的天然氣缺口在持續上升。公開數據顯示,預計到2015年,中國天然氣供應結構為國產氣1700億立方米,凈進口900億立方米,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2600億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則將從目前的4%上升至約8%。國內天然氣產量有望達到1850億立方米,供需缺口達750億立方米。這就要依靠進口天然氣滿足國內需求。
為此,關于天然氣價格改革的信號也一直在釋放。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自2011年12月26日起,在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通知明確了將現行以成本加成為主的定價方法改為按“市場凈回值”方法定價,選取計價基準點和可替代能源品種,建立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調整的機制。
正在試點中的天然氣價改“兩廣經驗”,亦被市場普遍認為將推至全國。
粵氣價改革尚在醞釀中
王駿飛表示,從今年來看,目前進口氣整體價格同比上漲了25%—30%。而從進口量上看,他預計至少也有10%以上的增長。因此如果天然氣價格不作調整的話,中石油在天然氣進口方面的虧損將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
他以凈回值法測算,2011年合理天然氣價格為3元/立方米,以當年2元的進口氣計算,基本可以在廣東、廣西實現盈虧平衡。如果我們以今年下半年推出調價方案,調價幅度為0.4元/立方米,則年化影響為0.2元/立方米,影響天然氣量為750億立方米。則中石油今年有望增加利潤為110億元。
對天然氣輸配費用如何收取還沒有定論,所以氣價改革仍處于探索階段。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廣東省物價局目前尚未就省管網內部收益率作出明確規定,圍繞著如何確定內部收益率,廣東省管網公司與城市燃氣公司之間,城市燃氣公司與區域燃氣公司之間,正進行著一場激烈的利益博弈,讓廣東的管網改革變得更加復雜;試點的市場供求與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至今也還沒有統一定形,能否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并行之有效,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疑慮。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我國火鍋消費需求依然強勁。2024年,76.4%的消費者...[詳細]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 劉海晶:【最全】2025年呼叫中心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韓艷婷:2025年全球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市場分析
- 韓艷婷:2025年中國奶酪行業區域發展現狀 北方地區有明顯的資源稟賦優勢【組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