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鐵路建設盈利難 民企望而卻步
當前我國放寬了鐵路投資資本限制,民間資本也可品嘗到這塊“蛋糕”,日前鐵道部網站發布《鐵道部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向民間資本完全打開投資鐵路的大門。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江蘇省正勇于爭當第一個吃螃蟹者,目前已經初步確定了將沿江城際鐵路作為先行先試項目,進一步完善沿江、蘇南城際客運網。
根據鐵道部網站發布的 《意見》,此次向民間資本開放的業務包括鐵路線路及場站設施、鐵路工程建設領域、鐵路客貨運輸服務業務、鐵路技術創新、鐵路非運輸企業改制重組等相關項目。
江蘇省鐵路建設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沿江城際鐵路與沿江高速公路走向基本一致,將成為南京與上海之間的第四條鐵路。該城際鐵路覆蓋了句容、金壇、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等縣級市,“主要是長三角本身客流量就比較高,區域經濟實力也比較強,有一些大企業愿意投入資金到鐵路建設當中,還有就是沿江城際鐵路大都地處平原地區,建設難度比較小,這幾個因素湊在一起就促成了我們成為第一個先行者。”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投資建設鐵路想要賺錢仍比較困難。“民間資金投資就是要盈利的,如果項目不盈利很難吸引民間資本介入。”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就我知道的情況來看,現在鐵道部除了煤運項目賺錢之外,其他項目大都處于虧本的狀態。”
“鐵路客運目前處于嚴重虧損狀態,這毋庸置疑。鐵路貨運由于受到電子商務沖擊,現在也很難盈利,能盈利的也就只有煤運項目了。但是此次意見中,煤運項目并沒有放開,所以對于民間投資者來說吸引力不大。”一位鐵道建設行業協會的負責人說。
據前瞻網了解,早在2005年石家莊到太原的高鐵建設項目就采取了鐵道部與鐵路經過的河北、山西兩省兩家民營企業共同出資的方式,但該鐵路2009年開通以來至今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分析人士表示,同是客運線路的沿江城際鐵路因為沒有盈利點,民間資本要進來估計還有一定顧慮。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除了盈利狀況之外,現在鐵路產權不清晰也是有可能阻礙民間資本進入的原因之一。我國的鐵路目前仍是政企合一的體制,各地區鐵路局之間實行交叉的補貼政策,這就造成了即使一條鐵路盈利不好,但在目前的體制下很難顯現出來,這也使得一些原本愿意投資鐵路的民間資本看不到盈利前景,從而望而卻步,這是當前鐵路建設引進民資的一大制約因素。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