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鞋企一起到國內外推廣“南海鞋”
南海鞋機企業重迎春天
鞋機產業是南海鞋業版圖中一支堅挺的力量。周銘海稱,即使是現在全球經濟并不景氣的情況下,南海鞋業在中東、東歐、中歐、非洲等市場的發展仍然相當不錯,尤其是南海的鞋機產業發展得相當好。
南海鞋機產業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如同改革開放后的其他產業一樣,南海鞋機也是以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經歷了30年的發展道路。在鞋業發展初期,南海鞋機以靈活機動的小規模企業模式首先取得了市場準入券。
南海鞋機生產企業的發展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創新的過程。南海鞋機企業的優勢在于技術創新。通過不斷加大研發力度,不斷提高設備的專業性能,加速精密機械的開發制造,南海鞋機贏取了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
在目前國內現有的鞋機生產群體中,以南海鞋機為重要代表的廣東鞋機,有別于國內其他地區鞋機生產企業所生產的鞋機產品,首先是以明顯的技術優勢而高價行銷國內,更有國外業者將廣東鞋機作為品牌鞋機的重要參照指標。
“這次參展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簽的合同訂單已比去年翻一番了。去年我們覺得比較艱難,今年我們做好了心理準備,可能會面臨一些寒冬,不過從業績看,這個寒冬好像已經變回了春天,春天已經到來了。”蘇儉說。
“我們內外銷都在做。內銷市場我們做得相當好。現在國內幾大女鞋品牌全是我們的客戶,如百麗、達芙妮、星期六等。在外銷市場,亞洲地區我們已經贏了歐洲人,我們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要到歐洲跟歐洲人競爭。今年環境不錯,因為我們的價格優勢明顯地擺在那里。我們的東西一點不差,但價格跟老外比,我們只有他的50%到60%。”
歐洲是南海鞋機的主要出口地。蘇儉認為,去年受歐債危機的影響,歐洲在鞋機采購方面的投入就會縮小。“不過今年五個月過去了,我們發現比去年(同期)有了增幅。越是浪大的時候,越能淘出一些金子。”
不過,鞋機銷量的上升,并不代表鞋機的主要客戶群——鞋企就好做。“我們都是制造業,如果他們不行我們也不可能行。但是以前的行和現在的行不一樣。以前的行是家家都行,沒有一個側重點,就是十家里面十家都可以,但是現在不一定,現在十家里面就只有四家或三家行,但這三四家會把量給放大,其實在外面說來還是有七家不行的。行業已經在洗牌,好的越來越大,小的越來越差。但總量還是維持上升的趨勢。”
“受工人工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鞋企利潤越來越微薄。原來他們能接到單,原因之一就可能是把利潤調得很低,再這樣發展下去,發現沒有利潤就會虧本,這個時候,廠子就得關掉。所以,未來鞋企關鍵要有自己的主要工藝,有自己的品牌,自己有獨一無二的東西才能生存下去。一味地模仿或一味地抄襲沒有突破,鞋企是很難生存下去的。一旦抄襲,價格就不會高到哪里去,不可能抄襲的人比原來的價格還要高。”
“我們主要盯的還是鞋企業頭三名的客戶。對使用我們這些設備的企業來說,就屬于十個里面的頭三個;后面的,我們費了口舌,可能也沒辦法用上。資金、理念很重要。很多人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理念,沒有預判企業要走多久,但行業前三名往往是有規劃的。”
打造自主品牌
五年前,廣東瑞洲科技有限公司經歷了一個產品轉型升級的過程。“我們這個團隊都是做鞋行業出身的,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我們已經接觸一些比較先進的如意大利、美國、日本、中國臺灣等等的制造設備了。但國外的設備價格昂貴,使用成本很高,售后服務不及時,服務費用非常昂貴。如果機械設備壞掉了,從通知供應商到對方技術員到工廠維修,一般要一個月左右對方可能才上門服務。這是我們用得非常痛苦的事情,跟洋垃圾一樣。”蘇儉說,由于國外設備使用成本高,而當時國內又沒有人做,所以瑞洲科技開始向高科技數控設備這個方向去突破,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發明專利的軟件和自動化數控設備,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
市場規模的擴大也促使瑞洲科技投入更大的精力做自主品牌。“以前我們在制衣行業工廠里切割機的市場占有率非常高,但是使用人卻不知道瑞洲的名字,只知道我們的代理商。我們怎么拿到相關客人資料呢,兩年后機械出了毛病,要修理的時候,客人打電話讓我們過去修,這時候我們才勉強得到這些資料。品牌這樣推廣是不符合公司利益的。但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把這些代理商都慢慢地鞏固起來,然后在當地建立了分公司,目的就是為了要做好服務,把售后服務做好,我們的成績就出來了。”
現在,瑞洲科技已經從早期的模仿發展走到了自主研發的階段。“五年前我們有模仿的影子,但現在不是,很多東西我們都拿到國家專利。”
即便如此,也有不少競爭對手還在選擇復制國外的技術。“我們的競爭對手里面也有這樣的存在,他們直接到意大利買來一套設備,拆了之后,一比一地做出來。但在國家提倡自主創新、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當下,特別是這些高新科技,國外人的維權意識是很強的。我們的競爭對手里面也有跟國外的企業在打官司的。但這些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因為我們長遠來做,以百年企業來做,我們需要有自己的東西,要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知識產權,自主研發的東西,不是說單單地copy,copy的話會吃官司的,它會阻止你的進步。除了國家給我們一些支持之外,我們自己也投入了很大的力氣與資金。”
據前瞻網了解,2010年,龍綺精工機械設備制造廠也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轉型。在原來的招牌“歐美克鞋機”的旁邊增加了一個LOGO——“泰綺鞋材”,從賣鞋機延伸到了賣鞋材。“買鞋機的客戶必定就要用到鞋材。在已有鞋機客戶的基礎上,進軍鞋材市場幾乎不用尋找新客戶。而對于客戶來說,更像是提供了一種增值服務。”
其總經理汪建衷也表示,危機下要更打技術牌。你有過硬的技術,客戶就會知道你的產品值這個價值。像真皮大底設備,我們的價格比國內同類產品高出至少一半,但是客戶依然愿意選購我們的產品。如果能夠渡過這次危機中,對企業本身來說也是一種提升,既提升了抗風險能力,更在危機中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完善。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中國演唱會觀眾畫像顯示女性及中青年群體是...[詳細]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 劉海晶:【最全】2025年呼叫中心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韓艷婷:2025年全球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