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
二、文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緊緊圍繞把南寧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實現首府現代化建設新跨越的目標,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為著力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大力實施“文化立城”“文化建城”“文化強城”戰略,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質,促進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同步快速發展,全力把南寧市建設成為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文化中心和文化交流樞紐,興起南寧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南寧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在促進文化發展中要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相適應的原則。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原則,充分認識文化在經濟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管理,促進經濟文化協調發展,實現社會全面進步。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針,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充分認識文化的經濟屬性,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培育文化市場,提高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率,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
——繼承借鑒和發展創新相銜接的原則。繼承弘揚優秀的民族和地方文化傳統,合理利用南寧市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廣泛吸收和借鑒優秀的外來文化成果,建設富有時代精神、地方特色的南寧文化。加強面向東盟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打造區域特色文化。
——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原則。根據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不同性質,明確政府與市場的作用,處理好繁榮文化事業與發展文化產業的關系。加強政府對文化發展的政策引導、投入扶持和宏觀管理,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充分發揮市場對文化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文化發展的積極性,實現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相促進。
——城市文化與農村文化相協調的原則。統籌城鄉文化建設,建立以城帶鄉聯動機制,合理配置城鄉文化資源,在加快城市文化建設的同時,著力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在經濟政策、資金投入、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支持,加強對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扶持,鼓勵城市對農村進行文化幫扶,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努力實現南寧市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
(二)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扎實推進,“文化立城”“文化建城”“文化強城”戰略得到深入實施,文化事業全面發展,文化產業不斷壯大,文化優勢塑造取得明顯成效,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質顯著提高,文化南寧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城鄉居民文化生活質量有較大提升,初步形成廣西一流、全國知名、獨具特色,民族文化、山水文化、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相融合的文化發展新局面。
重點目標:
——全市居民素質全面提高。“十二五”時期末,居民的法治意識、道德素質、文明水準、審美能力等得到較大提升,初步形成開放包容、崇尚科學、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的文化氛圍。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日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逐步增強,基本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城鄉特色文化繁榮,文化生活質量穩步提高。
——文化創新能力逐步提升。精品力作不斷涌現,創作生產一批內容豐富、市場潛力較大、凸顯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形成一批具有國內以至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文化品牌、藝術精品。
——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公共文化設施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功能完備、與首府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方便群眾、服務群眾的公共文化設施體系。
——文化產業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文化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初步形成具有南寧特色的一批文化產業項目,文化產業成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到2015年,力爭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5%左右。
——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基本完成國有文化單位改革任務,初步形成科學有效的宏觀文化管理體制和充滿活力的微觀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高層次專業文化人才基本滿足文化發展需要,文化資源配置更加優化、布局更加合理、效益更加明顯。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