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前瞻網>專題>觸控生活:觸動精彩 觸動世界 觸動未來
觸控生活:觸動精彩 觸動世界 觸動未來
首先,手機的芯片、顯示屏、觸摸屏、傳感器、電源管理器等首先啟動,來自英國ARM設計的芯片、韓國LG出產的顯示屏、日本村田制作所出產的傳感器、德國英飛凌生產的數字基帶、射頻收發器和電源管理器件、中國臺灣的TPK和勝華出品的觸摸屏等等精密的配件,從日本古都京都的電子工廠,韓國“三八線”附件的產業基地,德國的Neubiberg,臺灣的TPK和勝華的電子工廠,再到中國內陸生產的連接器、耳機、包裝盒等,一起源源不斷地匯聚到了中國深圳——當今世界最大的手機加工廠和集散地——然后,它們在深圳富士康的龍華或觀瀾工業園區的流水線上被組裝成品,然后又乘坐聯邦快遞的飛機回到美國。
2007-2010年中國手機市場銷量(單位:億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1-2015中國觸摸屏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2010年全球手機總出貨量14.25億部,而深圳品牌的手機就占四分之一,中興通訊、華為和基伍國際躋身全球銷量前十,中興通訊銷量約為5180萬部手機,名列全球第四,華為約為4000萬部,基伍國際的銷量也達到2500萬部,其中中興通訊的銷量同比激增94%。
作為觸控式智能手機中最重要的零部件的觸摸屏,Iphone手機中的觸控面板,幾乎都來自我國臺灣的TPK和勝華在臺灣或中國大陸的電子工廠。
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的報告顯示, 2008-2010年,我國觸控面板出貨量快速上升,年均增長率超過30%。2010年,全球觸控面板出貨量達7.08億片,年增長率達到29.9%。2010年,全球觸控面板模塊出貨金額達52.95億美元,年增35%,我國同期的觸控面板出貨量為1.5億片,同比增長46.62%,而其中深圳企業所占比例居全國首位。
“觸摸屏技術起源于美國,在日本實現產業化,隨后在韓國和臺灣發展壯大,但是,隨著中國觸控行業的崛起,目前世界觸摸屏制造中心已經開始從日本和臺灣逐漸轉移到中國內地,中國作為后起之秀,消費市場巨大。”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通訊行業研究員劉曉玲說。
觸動未來:精彩一觸即發
11月24日—26日,素有“世界第一手機展”的“中國國際手機產業展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帷幕,第七屆深圳國際觸摸屏展、2011年第三屆深圳國際觸摸屏技術發展高層論壇也同步開鑼。
深圳國際手機展上,近千家來自美國、德國、加拿大、以色列、英國、日本、韓國、臺灣及國內的通訊企業、手機零配件廠商紛紛攜最新潮的產品和技術亮相。主辦方也根據參展企業的需求特別設置了材料展區、設備展區、觸摸屏展區、多媒體應用展區和技術交流展區等獨立專區。
而最受業界關注的,無疑是觸控技術和觸控面板的最新發展動向。
在24日舉行的“第三屆深圳國際觸摸屏技術發展高層論壇”上,整個會場座無虛席,組辦方多次增加座位之后仍然無法滿足入場聽眾的需求,許多人不得不站著去聆聽專家學者及業界專業人士的講演。
來自3M(中國)的代表,向參會者闡述了3M研發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應用的情況以及觸摸技術在工業、生活、教育等領域的應用;N-trig公司的代表則詳細描繪了平板電腦服務于教育事業的美好前景,演講聚焦平板電腦多功能性對教育市場的價值,分析電子設備對學生高效學習知識、開展社會實踐的現實意義;來自漢高樂泰和道康寧及瀚瑞微電子的代表則分別談論了液態光學膠在觸摸屏及顯示器領域的整體解決方案、觸摸屏表面保護解決方案和電容性技術發展新方向等。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觸控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大尺寸觸摸屏的普及,觸控技術將更深入地影響人們的生活,未來將是一個觸控的智能觸控的時代,所以大尺寸觸摸屏是觸控技術發展的趨勢。
據了解,目前觸摸屏主要應用還是集中于中小尺寸,推動小尺寸觸摸屏高速增長的主要來自于手機,預計2012年安裝觸控界面的手機出貨量將超過5億部,占全球手機市場的34%。。有跡象表明,觸摸屏在消費電子產品中的應用范圍正從手機屏幕等小尺寸領域向具有更大屏幕尺寸的筆記本電腦拓展。
2010年全球觸控面板出貨量市場占有率(單位:%)
2024年,中國演唱會觀眾畫像顯示女性及中青年群體是...[詳細]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 劉海晶:【最全】2025年呼叫中心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韓艷婷:2025年全球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