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俱備 只欠IPO開閘
【資本前瞻7月刊卷首語】自從去年11月初浙江世寶上市之后,A股IPO活動陷入停滯已超過8個月。期間,擬融資、擬上市企業一度深陷資金困頓;券商、PE等中介機構也無不等米下鍋、籌謀轉型。持續半年之久的IPO財務核查行動,更是將候審企業和中介機構掀了個底朝天:268家企業撤回IPO申請,3家企業被立案稽查,4家保薦機構被暫停受理IPO材料,多名保薦人、會計師被撤銷證券從業資格。
與此同時,6月的上證指數被戲稱為一部好萊塢大片,驚悚、戲劇性因素充斥其中,恐慌、慶幸等情緒交替出現。6月24日、25日,滬指連續兩個交易日的百點暴跌讓眾多投資者腿軟,但在25日下午滬指又居然翻紅,令投資者不知所措。在這樣的“過山車”行情中,A股市值當月蒸發3.5萬億元。
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用“巨震”一詞來形容今年上半年的市場行情似乎一點都不為過。巨震中,“暴跌、抄底,再暴跌、再抄底”的主旋律作為特殊的時代印記被載入史冊;巨震中,IPO“泡沫”被無情戳破,潮水退去,一些不遵守游戲規則的“裸泳者”暴露無遺,一些真正耐得住大風大浪的企業和機構,也終將跨越這黎明前的黑暗,在IPO開閘后迎來收獲的喜悅。
根據證監會的安排,此次IPO開閘需滿足三個條件:一是《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正式發布實施;二是相關配套規則發布,使各市場主體開展工作有規可循;三是發行人已過會,上市文件符合新規要求,且已完成會后事項。
6月18日,證監會副主席姚剛要求券商7月底做好IPO準備,盡管隨后官方辟謠,IPO開閘暫無明確時間表,但前瞻投顧認為,從監管層近期的內外活動來看,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意見正在緊張梳理中,要求企業提交材料的活動也并未停止,年內重新啟動IPO幾無懸念。
IPO開閘消息傳開后,已過會企業聞風而動,摩拳擦掌,各券商也馬不停蹄積極備戰,準備著IPO重啟前的各項工作。如今,IPO開閘的條件已基本成熟,只待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文件的正式發布,IPO即可從這黎明前的黑暗中破曉而出。而有幸迎接晨曦第一道曙光的,勢必是那些有充分準備的人。
本期封面專題“探尋IPO重啟,等待靴子落地”正是圍繞IPO開閘這一熱點話題,從本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亮點、IPO重啟的市場影響和機會預判、IPO市場多年累積的歷史沉疴與積弊進行的深度解讀,希冀能引起市場參與者更為深入的思索。此外,針對目前IPO市場頗為熱門的文化、生物醫藥、軟件、農業、新材料等產業,前瞻投顧也從IPO咨詢機構的立場,在行業前瞻欄目進行了多角度分析。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