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持續發酵 掛牌公司突破300家
(《資本前瞻》記者 陳少華)今年年初,國務院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確立為年內工作重點,再加上IPO關閘近一年,新三板逐漸受到各方的注意。在政策春風的扶持下,關于新三板的各類消息密集見報,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也不斷刷新紀錄,僅7月份掛牌企業數量就有50家;8月份,證監會主席肖鋼關于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言論更是進一步點燃市場熱情,新三板持續發酵,掛牌公司突破300家。
國內領先的IPO咨詢機構深圳市前瞻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專為企業提供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以下簡稱“前瞻投顧”)認為,新三板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全國性股權交易市場,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是相互補充、良性互動的關系,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部分,是建設正金字塔型資本市場結構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于近期國務院將新三板由部分園區試點直接擴大到全國企業的計劃,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以充分激活民間資本的活力,是金融支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具體體現。
掛牌公司突破300家
根據股轉系統的掛牌公司信息,截至8月底,新三板掛牌企業已經達到了307家。掛牌數量遠超預期,進入7月份以來增速明顯加快。7月共計有50家企業掛牌,遠超新三板歷年來單月的掛牌數量,8月份已有47家公司掛牌,而今年上半年則只有14家公司掛牌,三季度以來新三板擴容的格局已經形成。
與去年相比,今年新三板新增企業將高達300家,這差不多相當于過去六年(2006-2012年)新三板掛牌企業的總和。從過去幾年的情況來看,2012年,隨著資本市場創新的推進及新三板擴容加速,全年共有105家企業掛牌新三板,超過以往6年的總和,2011年全年共計有25家企業掛牌,2010年有17家企業掛牌,而2009年以前則共計有109家企業掛牌。數據表明,新三板掛牌數量在2011年以前都保持平穩且微量的增長,2012年后才呈現爆發式增長。
進一步梳理來看,307家掛牌企業分布在4大試點園區掛牌,其中中關村依舊占據主導地位,目前已有226家企業在此掛牌,占比73.62%。其余三個試點園區掛牌企業數目相對較少。上海張江有32家,武漢東湖有29家,天津濱海則有20家。
新三板4大試點園區掛牌企業數(單位:家)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5年,累計將有約7000家企業掛牌,總市值約1.4萬億元。盡管擴容方案尚未出臺,但預計高新區和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是未來掛牌企業的主要來源地。
在本輪新三板的掛牌潮中,各地政府以及所屬高科技園區仍然一如既往地充當主力推手,除辦公用地(用房)、水電、科研經費支持外,各地政府更普遍給予在新三板掛牌交易的企業120萬-200萬不等的直接補貼—而這一直接補貼,可以完全涵蓋包括券商、會計、法律等在內的所有中介成本。
市場預期,新三板全國擴容將在9月成行、擴容細則將引入做市商制度、個人投資者資金門檻將下調至50萬元等消息的持續催熱之下,眾多中小企業紛紛奔向新三板。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