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將建全球首個電子決策產業園 打造智慧城市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產業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以前難以想象或不敢想象的場景正在加速實現:八通道無縫連接、高清立體背投、240度柱幕的虛擬仿真功能……這些逼真3D效果,不再只是呈現在銀幕上,將為決策者提供立體的虛擬實景展示。昨日,全球電子決策劇場聯盟第4屆峰會在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舉行。從會上獲悉,全球首個電子決策產業園將落戶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園區用地約500畝,總投資約15億元,預計用3年建設。建成后園區將整合眾多上下游產業企業,形成一個集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為一體的產業集群。
園區年增長達30%—50%
據了前瞻網記者了解,武漢電子決策產業園(以下簡稱“決策產業園”)將緊密圍繞電子決策產業提供的產品流、價值流、信息流進行全球范圍內的產業化科學研究和市場化運作,構建“一個中心,七個片區”,包括電子決策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公共決策與電子政務、數字城市與智能社區、交通與物流片區、數字旅游區等。
決策產業園將促進包括數據采集與傳輸、數據處理與存儲、公用平臺與決策應用模塊開發、三維呈現與決策、系統集成服務、會展與培訓服務、產業配套服務等系統的電子決策產業鏈的建設。
園區將匯集包括下一代通信網絡技術研發生產、電子信息產品設計研發生產、行業應用軟件開發、專業咨詢服務、系統集成等百家電子決策機構和企業,包括全球知名的電子決策公司、國內外各大院校電子決策機構等。
據初步估計,從2016年建成至2021年,園區共能實現GDP290.9億元,上繳稅收16億元,提供就業崗位約1.7萬個。且以每年30%—50%的增長速度發展,為武漢成為全球電子決策產業領先城市奠定基礎。
免費提供辦公場所3年
決策產業園作為全球首個電子決策產業園,由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維視德科技公司等聯合打造。
華科公共管理學院相關人員介紹,項目建成后,必將吸引在智慧技術應用上有所成就的行業機構,通過引進和擴展,將電子決策產業做成產業鏈。
據前瞻網了解,決策產業園作為全球電子決策聯盟研究中心常設機構的辦公地點,將提供10000平方米辦公用房及大型研討廳等,此外將為各入駐單位提供教學、科研和辦公場所,3年內無償使用。
三院院士李德仁:
“路更寬,車更聰明,城市更智慧”
“道路更寬敞,車子更聰明,城市更智慧。”昨日,中國科學院、工程院、歐亞科學院三院院士李德仁教授在“全球電子決策峰會”上,給大家描繪出了一幅智慧型城市的藍圖。
李德仁說,智慧城市就是基于數字城市、物聯網和云計算建立的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的聯合,以實現對人和物的感知,控制和智能服務。
“必須建設更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李德仁說,智慧城市可以有效地實現城市網格化管理和服務。如武漢市有200多萬個部件設施,可通過智能采集數據、智能分析,將這些部件設施、人口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務。
智能交通系統可以采集交通信息、流量、噪音、路面、交通事故、天氣、溫度等,從而保障人、車、路與環境之間的交流,提高交通效率、安全性、經濟性。
借“腕表”實現智慧型養老
“目前,中國有10億手機用戶,10億臺手機可以上網,可以把手機與人聯合在一起。”李德仁表示,重點在于,有效距離能不能遠一些?價格能否再便宜一點?
他舉例說,目前與芬蘭合作的人體參數腕表傳感器,價格600歐元,共18個參數。如果價格降到600元人民幣,使用的人群將更廣。到那時,這項技術將作為醫療保險的一部分,人們的健康將從網絡的角度得到保障完善。
李德仁表示,目前這項技術已被引進,武漢養老所的老干部就配置了這種傳感器。
智慧安保可自動鎖定嫌犯
“智慧城市可輕易鎖定犯罪嫌疑人。”李德仁說,通過空間數據挖掘,可以將視頻監控數據中的重點人、重點事挖出,例如,這個人是徘徊還是逗留,通過這項技術可以自動搜索出來 。
他在與武漢市公安局的合作中發現,一個人在看兩個監視器時,22分鐘后,錯誤率高達95%。而通過上述技術,就可以自動跟蹤動態人。“銀行門口如有可疑人員徘徊,通過空間數字挖掘,就可自動跟蹤。”
武漢5萬個攝像頭的數據需儲存幾天?李德仁說,“數據保存浪費人力且極耗電力。如果通過空間數據挖掘技術,可以排除無關的數據,從而保留有價值的數據。”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物流地產指的是投資商根據物流企業客戶需要,選擇合...[詳細]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 劉海晶:【最全】2025年呼叫中心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韓艷婷:2025年全球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市場分析
- 韓艷婷:2025年中國奶酪行業區域發展現狀 北方地區有明顯的資源稟賦優勢【組圖】
- 袁業:2025年中國食用油行業龍頭企業分析
- 黃纓杰: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競爭梯隊、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
- 蔡志濠:一文讀懂北京市低空經濟特色產業發展現狀與投資機會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運動服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 黃纓杰:2025年中國建筑節能行業技術現狀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