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產業集群多元格局呈現 制造業空間拓寬
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中,明確提出建設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和現代裝備制造等新型產業基地,這為通遼市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指導思路和政策機遇。
通遼市已將裝備制造業列入十大支柱產業培育體系中,以開魯、科區、后旗、開發區為重點區域,輻射其他市旗,依托各地特色園區形成的支持體系,全力打造東北地區先進裝備制造業重要接續基地。
裝備制造業被稱為“生產機器的機器制造業”, 現代裝備制造業是伴隨著工業化發達進程而出現的,它往往代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
通遼市裝備制造業發展底子薄,風電裝備制造等還是從近幾年才開始的,雖然在某些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化生產,但抗風險能力仍然不高,還處于培育壯大階段。同時也說明通遼市裝備制造業的成長空間大,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依托性、發展成長性強。
這幾年,通遼市風電等清潔能源建設發展速度加快,為以風電發電設備為主的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擬定空間。抓住風電場建設的有利契機,加快風電配套設備生產基地建設,發展壯大裝備制造業,被列為通遼市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日程。
風電場建設拉動裝備制造業突飛猛進
國家《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的出臺,明確了未來風電發展目標。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明確提出建設清潔能源基地,風電政策利好帶來風電設備制造業沉寂后的“回暖”。
在開魯縣,風電裝備制造企業投入了新的生產季。葛洲壩內蒙古風電設備有限公司今年已拿到了103套訂單,全年有望生產塔筒300套,實現產值3億元、利稅2000萬元。“材料采購已經結束,因為有20套訂單要得急,過完年,工人就都回來上班了,需要同時啟動三條生產線才忙得過來。”公司副總經理廖旭峰介紹說。運往查干湖的13套塔筒做完最后的防腐處理,發送至風電場,來自松原的33套訂單任務就全部完成,下一批次的塔筒生產隨之啟動。
中國運動服行業企業重視研發與創新,上市企業注重產...[詳細]
- 黃纓杰:2025年中國建筑節能行業技術現狀
- 廖子璇:【干貨】2025年鋁型材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何樂:2025年中國物聯網芯片上游產業分析:半導體材料和設備市場均增長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290億元
- 柯素芳:預見2025:《2025年中國醫美注射材料行業全景圖譜》
- 成招榮: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生豬養殖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童錫來:2025年中國醫美注射材料細分市場分析之醫美注射類膠原蛋白
- 成招榮:2025年中國靶材價值鏈分析:原材料是靶材生產成本的主要來源
- 吳小燕:【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智能手環行業競爭格局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