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三大傳統產業均入圍區域名牌
海寧是浙北第一經濟強縣(市),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才子之鄉、文化之邦、皮革之都”的美譽。經編、皮革、家紡三大傳統產業是海寧經濟前行的主動力。
“海寧家紡”日前喜獲“浙江區域名牌”,這是浙江省海寧市繼經編產業、皮革產業之后獲得的第三塊“浙江區域名牌”。至此,海寧市經編、皮革、家紡三大支柱產業已全部創建出“浙江區域名牌”。截至2011年12月,海寧市累計使用“區域名牌標志”企業已達59家,區域優勢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
經編、皮革、家紡是海寧三大傳統產業。近年來,海寧市將培育創建區域名牌作為提升實體經濟發展動力,促進三大塊狀優勢產業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的重要抓手,緊緊圍繞產業特征,以質量提升為手段,以平臺建設為保障,積極開展“浙江區域名牌”創建工作。
為使培育創建區域名牌工作落到實處,海寧市委、市政府連續三年將創建區域名牌工作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專門出臺有關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政策,明確質量強市建設45項政策激勵措施,其中規定獲得省級“區域名牌”獎勵20萬元。同時設立“市長質量獎”、“標準創新貢獻獎”等獎項,對質量管理、高新技術、發明專利、標準創新、各級名牌創建等方面給予獎勵,有效激發了各產業區域名牌創建熱情。馬橋經編協會在區域內積極開展質量誠信教育活動,制定獎懲制度,建立質量投訴平臺;皮革行業協會制定并實施企業質量誠信聯盟標準,將質量誠信納入推廣使用區域名牌首要條件;家紡協會與58家家紡企業簽訂聯盟標準誠信承諾書,企業在產品質量、產品抽查等方面做出承諾。
多措并舉,努力提升企業內在質量水平推動產業升級,是海寧培育創建區域名牌工作的第二著力點。根據名牌培育創建政策導向,市政府制定出臺了名牌培育三年規劃,突出以企業名牌促進區域名牌創建帶動作用,完善梯度培育體系,建立了企業名牌培育梯隊目錄,精心挑選150家企業列入規劃名單。海寧市有關部門制定并推行14項產業聯盟標準,提升產業整體質量水平。同時,鼓勵和引導企業建立現代管理制度,制定了政府質量獎三年培育規劃,選擇30家企業列入三級政府質量獎培育創建規劃,以開展卓越績效管理培訓為手段,引導企業采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品牌經營能力。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目前海寧全市三大產業內共有“中國名牌”4個,“浙江名牌”12個,有1家企業列為省創新型示范企業,1家企業列為省創新型試點企業,3家企業研發中心被評為省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103家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
海寧市在三大產業培育創建區域名牌過程中,還堅持在完善各類服務平臺建設上下功夫。一是建立教育培訓平臺,加強校企合作,解決企業人才之憂。海寧經編產業園區與江南大學、東華大學等合作舉辦各類經編技術培訓班,為企業輸送一線人員。二是建立交流服務平臺,解決企業信息之憂。目前,海寧經編產業園區建立3個經編行業專業網站,致力于經編及相關企業的信息化服務,提供及時、詳盡、全面的信息化服務。皮革產業依托“海寧中國皮革城”網站,為企業提供質量、技術、標準、營銷、價格等信息,并充分利用海寧皮革城網上交易中心,推介產品和集散商務信息,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和電子商務服務。家紡產業基地許村創新服務,先后成立研發中心、產品檢測中心、教育培訓中心、信息中心、產品展示中心、服務中心,促進家紡企業間資源共享。三是建立浙江省經編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國家級皮革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等檢驗檢測平臺,解決企業技術之憂。
“海寧家紡”榮獲“浙江區域名牌”,讓海寧經編、皮革、家紡三大產業全部進入“浙江區域名牌”之列,為海寧經濟前行提供更多保證。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隨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的提升,航空航天市場化程度提...[詳細]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