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產業搶占技術高地
時下,發明專利等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贏得全球高新技術產業競爭的一把利劍,也將是企業領跑行業的必備要素。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1月,池州全市申請專利1001件,比去年同期增長74.1%,其中發明專利176件,增長175%,位列安徽省第一位。專利授權量461件,比去年同期增長181.1%,其中發明專利13件,增幅安徽省第一。
這一成績的取得,是池州市廣大科技工作者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轉型、加速崛起,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結果。
高新技術產業撐起“一片天”
池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2010年6月經省政府正式批準設立的省級高新區。高新區成立以來,堅持高標定位,致力創新引領,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高新區又好又快發展的頭等大事。如今,池州高新區已發展成為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最具發展活力的經濟增長點。 2011年,高新區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6.8億元,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9億元。高新區的快速發展是我市高新技術產業大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我市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按照龍頭企業-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思路,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試點企業,打造電子信息、新能源、節能環保、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年培育認定18家高新技術企業,20戶省、市級創新型(試點)企業,其中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3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3家、市級研發機構15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認定國家級重點新產品1個,省級重點新產品4個,自主創新產品3個,高新技術產品31個,其中3項科技成果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嚴把關口培育特色主導產業
在池州高新區的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招商引資環節,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線”,嚴把項目落戶的各個關口,重點承接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小、發展前景好的高新技術產業及項目,堅決摒棄“揀到籃子里都是菜”的急于求成做法,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產業、裝備制造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四大特色主導產業,集聚了四通光電、磊鑫電腦、白鷹集團、力成機械、騰虎科技、深裝集團、艾可藍節能環保等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
政策扶持助推高新產業大發展
近年來,池州設立自主創新專項資金,實施“引進百名高層次人才計劃”,每年安排1億元用于落實各項獎勵資助,通過繼續推進企業主體、產學研一體、創新載體三體建設,打造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為池州轉型與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高層次專家技術團隊已成為池州發展新興產業的重要力量。中組部“千人計劃”人才、留美博士劉屹領銜的海歸博士,專注于國際領先的汽車尾氣后處理研發工作。年產3萬噸高精度電子銅箔一期、年產6萬噸環保紙、凱爾特年產30萬噸納米碳酸鈣、中恒天紡織創新產業園、九華國際動漫產業園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產業附加值大的項目建設已拉開帷幕,成為新一輪池州經濟發展引擎。
如果將池州的工業經濟比作一幅畫,那么高新技術產業就是這幅畫上最精彩的一筆。去年1至11月份,池州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73.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0.85%,增幅居安徽省第1位,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42.83個百分點,總量由安徽省第16位上升至15位;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累計完成增加值20.2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5.59%,增幅居安徽省第1位,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20.33個百分點,由安徽省第16位上升至14位。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