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立智能電視產業聯盟 打造創新產業生態鏈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為打造智能電視產業生態鏈,推進新興產業發展,7月5日,在四川省經信委和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會的指導下,由長虹牽頭,聯合省內外26家院企發起的四川智能電視產業聯盟在蓉成立。四川省經信委伍丕光副主任、綿陽市王瑜副市長、四川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會會長崔亞軍,以及成都高新區領導、綿陽市經信委領導、聯盟專家委員會成員及聯盟成員單位出席成立大會。
該聯盟旨在以智能電視終端骨干企業長虹為龍頭,聚集國內行業優勢企業院校,圍繞智能終端、應用與服務、商業模式創新三個環節打造四川智能電視產業生態鏈。在政企院校等共同制訂行業發展規劃牽引下,將四川智能電視產業園區建設與聯盟建設有機結合,可盡快克服產業發展技術瓶頸,加速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省經信委領導透露,未來三年,在四川智能電視產業聯盟推動下,將建成智能電視產業生態環境,并將以智能電視為中心,完善云服務技術,強化黑白家電融合控制,進而實現端云一體化的智能系統。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出席成立大會的既有長虹這樣的智能電視產品和服務領域龍頭企業,也有在產業鏈上下游起著關鍵作用的配套企業,如四川電信、深圳德卡、綿陽艾薩斯、綿陽三陽塑膠等,還有在產業研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浙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
目前,四川已經擁有一個領先西部的包含平板顯示、集成電路制造、軟件開發與服務在內的電子信息現代產業體系,眾多電子信息企業匯四川,預計到2015年四川電子信息產業有望主營收入超過1萬億。
政策層面,智能電視產業也可謂重中之重。此前,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鼓勵發展智能終端機相關技術,四川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也對智能電視產業偏愛有加。
無疑,符合政策導向的智能電視將在四川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中占有相當的分量。在這個背景下,四川智能電視產業聯盟的成立猶如一陣及時雨,其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
作為盟主單位,長虹方面介紹,該聯盟將致力于從人機交互、安全保障、泛在連接、3D應用、SOC+TVOS、音視頻效果提升等方面實現終端差異化,通過建立標準的API及云服務平臺實現豐富的應用與服務,并基于智能電視用戶管理系統及開放的API、云服務平臺,發展新的商業模式。
前瞻網獲悉,今年,聯盟將形成全系列的適合營運的智能電視產品,完成電子支付平臺、應用服務平臺的建設,集成基本的APP應用程序。省經信委領導透露,未來三年內,聯盟將建立四川智能電視產業園,在此基礎上逐步建成智能電視產業生態環境,并將以智能電視為中心,完善云服務技術,強化黑白家電融合控制,實現端云一體化的智能系統。
出席會議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專家李樂民院士認為,智能電視產業差異化競爭集中在終端、云端、運營服務等不同層級,建議聯盟搭建產業鏈的共性技術服務平臺,打造智能電視產業鏈及示范應用系統。
省經信委王海林主任、伍丕光副主任希望聯盟重點研究產業發展趨勢,制訂戰略性新興產品規劃,聯合開展重大核心技術及產品研發,形成聯盟內部的支持合作環境,向科研、生產、經營、服務一體化方向演變發展。
聯盟本身也是培育優勢產業的重要嘗試。
王海林表示,將聯盟建設與專業園區建設結合,依托成都長虹科技公司,打造“四川省智能電視產業園”,促進四川智能電視產業集聚,從而壯大推動四川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其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也為四川戰略性新興產業各類聯盟的發展做出有益的嘗試,打開產業聯盟的第一道大門,積累豐富寶貴的經驗。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