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新藥物企業發展聯盟成立 帶動醫藥企業發展
隨著我國制藥產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推進發展,自主創新逐漸成為主流制藥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據前瞻網記者了解,7月18日,廈門,在一年一度的全國制藥工業百強榜揭榜盛會上,由S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聯合天士力集團、康緣藥業、石藥集團、先聲藥業、步長制藥、齊魯制藥、綠葉制藥、譽衡藥業和悅康藥業共9家國內主流創新型藥企倡議、發起的“中國創新藥物企業發展聯盟”將在此宣布正式成立。“區別于其他性質聯盟的是,我們組建的聯盟要真正通過調查研究,對醫藥創新領域遇到的共性問題展開全面、務實的研究分析,為醫藥行業的創新搭建與政府主管部門溝通的平臺,并整合成員間的優勢資源,帶動更多的創新企業發展。”該聯盟發起人之一、天士力集團董事長閆希軍一語切中肯綮,道出首批制藥企業結盟的初衷。
集體呼聲顯弱
對于自主創新,先聲藥業董事長任晉生感受頗深。從他們的實踐來看,這幾年有7個專利藥獲批,但其中只有2個藥品真正屬于自主研發,其余5個藥品都是通過合作,特別是國際合作來完成的。由于本土企業體量較小,他們選擇了聯合研發,并先后和施貴寶、默沙東建立了合作,甚至與一些具有源頭性創新的中小公司合作,尋找受國家政策鼓勵的me-better、me-new產品。可見,制藥技術合作已漸入佳境。
然而,創新已不僅僅表現在技術層面,政策法規、企業管理、市場轉化等環節的創新才是這類創新企業真正感到困惑的短板。“當前的定價機制、各地的招標采購政策,以及進醫保目錄等市場轉化方面的因素,讓很多立志創新的企業很受傷。但遺憾的是,當前產業界真實的現狀、困惑和呼聲尚缺乏有效而高端的發聲平臺。”對此,步長制藥總裁趙超直言不諱地指出了產業界的集體困惑。
他認為,單個企業的力量有限,步長制藥雖擁有以腦心通膠囊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72個,且98%以上的產值來自于自主研發的產品,但在市場化過程中也深受政策法規所累,建立政府溝通機制相當必要。一旦有新政策調整,RDPAC就會集體向政策制定者發出自己的聲音。相比而言,國內企業尚未形成真正的行業訴求意識。
聯盟雛形初現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目前主流創新企業普遍有一種改變松散結構的愿望,試圖通過聯合組織為產業的發展助力。閆希軍分析指出:“中國目前主流的創新型企業尚未形成一個強有力的辦事機構,專門研究具體的技術問題,專門和政府部門勾通如何來扶持中國的民族制藥工業創新升級,如何來借鑒國外的先進科技為我所用,為政府有關部門作相關決策提供咨詢參考。”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創新藥物企業發展聯盟應運而生。趙超指出,創新聯盟就是為了積極參與行業的相關政策制定,進而推動我國創新藥物的發展和產業的健康發展。“新聯盟要注重研究國外企業成功的路徑以及社會醫藥管理發展的主流模式,再結合中國的產業形勢研究,依托南方所和醫藥經濟報的技術體系、信息體系和傳媒體系,為政策部門提供一線的改革評價,并給出我們的意見。真正做到外有RDPAC,內有創新聯盟。”趙超建言。
綠葉制藥、齊魯制藥等首批發起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也對此深表贊同。前述企業認為,健康的聯盟為組織成員創造的價值是可持續的,而不是短視的,他們對即將成立的聯盟抱有很高的期盼。前瞻網記者還了解到,該聯盟擬在正式成立之后,著手行業熱點問題的研究,并形成產業發展白皮書直接提交給國務院相關部委,為行業政策制定者提供評價依據,以喚醒各界對民族藥企在創新鏈條上所遇到的困惑給予足夠重視,并提供行而有效的解決方略。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