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前瞻網>區域經濟>產業集群>全國主要地區產業集群
即墨市服裝產業集群
紡織服裝服飾業是即山東青島即墨市的支柱產業,2002年被評為“中國針織名城”。近年來,我市把紡織服裝服飾業作為加快工業化進程的特色產業來抓,優化投資環境,培育發展載體,打造培育了即發、紅領、亨達、雪達、華美、紅妮、琴島等一批名牌產品和名牌企業,逐步發展成為集科研、生產、加工、商貿、出口于一體的區域性紡織服裝服飾業基地。目前主導產品有針織內衣、西裝、襯衣、針織外衣、襪子、襯衣布、絨布、床上用品、亞麻紗、運動裝、高中低檔男女皮鞋、旅游鞋、鞋料、中高檔箱包、皮衣皮夾、假發等。
截止到2009年,即墨市規模以上紡織服裝服飾產業企業戶數為235家,完成工業總產值397億元,同比增長16%,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3.2%;銷售收入完成391億元,同比增長18%,占規模工業銷售收入的33.6%,產銷率為98.5%,同比增長1.5%,出口交貨值完成165億元,同比增長6.5%,利稅總額56億元,同比增長16%,職工人數為12萬人,職工年平均工資2.1萬元,同比增長15%。
(一)企業結構情況:從企業產品結構上看,在規模以上紡織服裝服飾企業中,針織生產企業132家,年生產能力8億件套;梭織生產企業25家,年生產能力4000萬件套,其中,西裝220萬套,襯衣2000萬件;紡紗企業2家(即發、大元紡織),年紡紗能力10萬紗錠;針織布生產企業9家(針織生產企業已包含),年織布能力5萬噸;梭織布生產企業1家(即發),年織布能力3400萬米;染整企業9家(含即發、雪達),年針織染整能力6萬噸,梭織染整能力5500萬米;鞋類企業17家,制鞋4000萬雙;床上用品類企業10家,年產床上用品及繡品1200萬套;體育運動用品類企業11家;皮革類企業6家;纖維類企業6家;輔料類生產企業6家;刺繡類企業6家;紡織機械企業3家;發制品類企業2家;印花企業1家;飾品類企業1家。從企業所有制結構上看,全市紡織服裝服飾企業中,外資企業306家,其中,韓資企業174家,日資企業52家,臺灣、香港地區47家,其他國家和地區33家,內資企業908家。從企業產值情況看,產值過50億元的企業1戶(即發),過10億元的企業3戶(三湖、紅領、亨達),過億元的企業85戶。
(二)品牌培育、產品研發情況:目前,全市紡織服裝服飾企業擁有中國名牌5個,中國馳名商標4件,山東省名牌17個,山東省著名商標13件,青島市名牌14個,青島市著名商標14件。全市79家紡織服裝服飾企業建立了研發中心,其中國家級技術中心1家,山東省級技術中心2家,青島市級技術中心4家。2007年全市紡織服裝服飾產業共完成技改項目278項,開發新產品269項,其中7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即發集團的甲殼質纖維與天然棉纖維混紡紡織品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專利,并被列為國家重點技術改造項目;雪達集團的改性亞克力針織內衣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并獲青島星火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市紡織服裝服飾企業中,共有72家通過ISO9000認證,17家通過ISO14000認證。
(三)勞動力及生產設備情況:全市紡織服裝服飾企業共吸納勞動力22余萬人,占二產從業人員的39%;紡織服裝服飾經營業戶2萬戶,從業人員3.8萬人。全市通過各種渠道引進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1000多名。目前,全市紡織服裝服飾企業共有主要生產設備5萬臺(套),其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占70%,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占30%。即發集團引進的雙面六色換線機、高溫染色機、單雙面毛巾機、電腦提花機等都是目前國際上先進的生產設備,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紅領集團引進了德國和日本等國際先進水平的西服生產線,使生產效率提高了55%。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對口腔...[詳細]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 劉海晶:【最全】2025年呼叫中心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韓艷婷:2025年全球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市場分析
- 韓艷婷:2025年中國奶酪行業區域發展現狀 北方地區有明顯的資源稟賦優勢【組圖】
- 袁業:2025年中國食用油行業龍頭企業分析
- 黃纓杰: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競爭梯隊、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