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擔保盈利壓力加大 批量洗牌
今年以來,國內民營擔保業盈利壓力不斷加大,不良貸款攀升,對此政府加強了監管,開始出現大洗牌的現象。10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金融辦發布公告稱,注銷包括大誠投資擔保在內的6家融資性擔保公司的許可證。
8月底,江蘇中小企業局一舉批量淘汰了81家融資性擔保公司;7月底,浙江披露了《融資性擔保行業發展的五年規劃》,計劃到2016年末,把全省擔保機構的總數由676家精簡到400家左右,淘汰率41%。
“被淘汰的絕大部分是民營機構,根據我們的統計,相當一部分不良貸款正是民營擔保公司導致,它自己出了問題了,然后把企業拖下水。”江浙一家地方性銀行副行長稱。根據上半年該行的小微企業貸款數據,民營擔保的貸款不良率4倍于政府背景擔保公司。
盈利壓力
上述地方銀行副行長提供的數據顯示,到今年6月份,經該行準入的簽約擔保公司超過300家,其中政府背景的有100家左右,民營擔保公司有200多家。這些擔保公司和該行合作的業務75%是為小微企業。
“在現有的擔保模式下,我們也測算過,如果就只做擔保業務,資本金放大5到10倍,收1到2個點擔保費,在不出風險的情況下,回報只有10%到20%。如果出現賠付事件,很有可能一單就虧損了。”他稱。
在資本回報壓力下,部分擔保公司出現抽逃資本金、挪用客戶保證金、自貸自保、套取銀行資金等現象。
在年中工作總結的時候,該地方銀行做了一個統計,從今年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數據看,該行民營擔保公司擔保產生的不良貸款比4倍于政府背景擔保公司。
“擔保公司作用應該是化解經濟周期波動。但現在情況是,經濟好的時候,擔保機構瘋狂,經濟下行的時候,有的擔保公司因為自身問題倒閉,反而使企業雪上加霜。”上述地方銀行副行長稱。
在今年9月份的江浙地區的一次信貸投放研討會上,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都反映,現在實體經濟貸款越加難做,其中一個原因是現在風險隱蔽性增強了,客戶自身沒問題,擔保機構忽然跑路,反向影響了企業。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以江蘇為例,在常州、南京、連云港等地均發生過類似事情。
據上述地方銀行副行長介紹,該地方銀行已提高和合作擔保公司門檻。同時,當地銀行同業都在反思目前的銀擔合作模式,“我們的一個共識是,可以嘗試借鑒臺灣信保基金的經驗”。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臺灣全地區就一家擔保公司,叫信保基金,由臺灣相關部門和40家銀行共同設立,相關部門出資80%以上,銀行自愿參加,也出一部分資金。
信保基金這種不以盈利為目的,政府主導、專業化經營的擔保模式提升了銀行的放款意愿,促進了中小企業發展和科技創新。臺灣很多著名大企業,紅海、宏碁、聯華食品在初創時都接受過這個基金擔保。
嚴厲監管
過去幾年,民營融資性擔保機構瘋長。
截至2011年末,全國共有融資性擔保法人機構8402家,較上年末增加2372家,增長39.3%。據了解,在8402家融資性擔保機構中,國有控股占18.7%,民營及外資控股占81.3%,后者更是同比增加5個百分點。
去年以來,爆發了多起擔保公司挪用客戶保證金、做高利貸、卷款逃跑等惡性案件。
“這些風險事件的惡劣影響讓地方政府痛下決心淘汰一部分企業,今年多個地方的年檢都是最嚴厲的。”江蘇一家國資背景擔保公司負責人稱。
以江浙地區為例,截至7月底,浙江湖州納入統計的72家融資性擔保公司,關閉數量是31家,關閉數量達到了40%。
湖州僅僅是浙江的一個縮影。根據浙江全省融資性擔保行業發展的五年規劃,計劃到2016年末把全省擔保機構總數從目前的676家精簡到400家左右,淘汰率41%。
江蘇力度更大。根據江蘇省中小企業局的數據,截至2012年8月底,南京銀泰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等81家擔保公司今年年檢未達標遭淘汰。
在這份被淘汰名單中,江蘇薛氏高盛信用擔保有限公司、無錫一洲擔保有限公司、江蘇鑫凱投資擔保公司等都格外顯眼。前兩家公司負責人均涉嫌非法吸存、挪用保證金。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公司被取消資格,大多是因違規使用資金及非法吸儲。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