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相差三倍 地溝油做航空煤油路途還漫長
圖示:航空煤油
昨日早上5點,東方航空的一架飛機在虹橋機場東區機庫前的停機坪就位,10分鐘后,民航局頒發特許飛行許可,5點43分左右,這架載著“地溝油”的飛機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并在早上7點08分完成試飛。
至此,中國首次自主產權的1號生物航油驗證飛行取得成功,中國也成為了繼美國、法國和芬蘭之后,第四個擁有生物航油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國家,該技術則出自于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
不過,有業內人士對此分析稱,此次生物航空燃料試飛探索不易,但因成本高企,目前航油的商業化之路仍顯得有些長遠。
高成本瓶頸暫難突破
2011年9月,中石化、東航以及歐洲宇航防務集團決定建立中國生物航油合作關系。
中石化總部有關人士昨日告訴記者,2011年8月,在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和中國石化(600028.SH)高級副總裁戴厚良的直接督促下,鎮海煉化杭州石化生產基地進行了加氫裝置的改造,并在當年12月、2012年10月分別產出了以棕櫚油為原料的生物航油、以餐飲廢油(即地溝油)為原料的生物航油。2011年12月,中石化又向中國民用航空局提出了適航審定申請。
“盡管生物航油看似不錯,技術也不少,但如果生產成本難以降低,那么今后的商業化之路仍艱辛與長遠。”國內某基金公司石化行業研究員如是表示。
而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專家陶志平則表示,現有生物航油價是普通航油價格的兩倍以上。
與東航、中石化選擇“地溝油”作為試飛航油一樣,荷蘭皇家航空公司(下稱“荷蘭航空”)也曾使用該類產品。荷蘭航空有關人士曾告訴本報記者,之所以選擇地溝油,主要是由于不用重新生產農作物,從而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此外,廢棄油脂目前都是就地取材,也可節省不少交通運輸費用。不過,該公司也坦陳,使用地溝油轉化的燃料,目前價格是普通化石燃料的3倍多,因為其依靠全新的轉化技術,處理成本還很高。
國金證券分析師劉波表示,各國對于生物燃料的現有支持仍在持續,這也是發展該產業的必由之路。
中石化方面表示,現有的國際主要激勵措施包括:制定強制性的調和標準、對生物燃料提供補貼、減免稅賦、給予研發資金支持等,目前已有31個國家確定了生物燃料(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調和標準,至少有19個國家和地區(包括10個歐盟國家和4 個發展中國家)實施了燃料免稅和生產補貼政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