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極力否認金條摻假 專家稱有可能
金條摻假有可能嗎?
日前,一則消息開始在微博上廣泛流傳,那就是:“中國市場40%的金條,是用銥或鎢摻假的。”正值國際金價逼近1800美元高點,加之“十一”黃金周期間金條銷量大漲,這樣的說法立即引起了消費者極大關注。
事實果真如此嗎?昨日晚間,工商銀行聲明稱這一說法純屬謠言,該行對每一根金條都出具產品質量證書,對產品的成色、重量和品質進行保證,并承諾回購。
對此,銀行、黃金賣場的多位業內專家表示,金條中用鎢摻假的現象曾有發生,但僅是極少數,網上所謂40%摻假是夸大其辭。普通消費者在購買金條時,仍需選擇可追溯、有保障的正規渠道,確保自身利益。
傳言:金條中被摻入銥或鎢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4成金條摻假的說法,源自一條微博。
“有人拿著工商銀行銷售的一公斤黃金,附帶證明和發票,到金銀加工廠出售……加工廠老板就收了,檢驗黃金的精確純度,必須去南京,結果一周后報告來了,該金條摻雜了‘銥’。”在微博中,這條消息的發布者言之鑿鑿,稱中國市場40%金條用銥或鎢摻假。
短短不到一天時間,這條信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被多個網站、論壇大規模轉載。“連金條都能造假,銀行簡直沒信譽。”有的網友認為,銀行此舉涉嫌欺騙消費者。但也有網友發出質疑:“銥是一種稀有金屬,全世界年產量才3噸,用銥來摻入黃金,成本會不會太高,這可能嗎?”
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相關負責人稱,多年來在該檢驗中心經過檢驗的金條從未出現過這類“摻假”現象。
工行:保證金條品質承諾回購
針對網傳工商銀行出售金條摻假的消息,工商銀行新聞處工作人員昨日表示,網傳純屬謠言,該行對每一根金條都出具產品質量證書,對產品的成色、重量和品質進行保證,并承諾回購。
昨日晚間,工商銀行發布“情況說明”表示,該行發售的金條產品全部由國有大型精煉廠或造幣廠加工生產,加工企業均獲得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可提供標準金錠企業”合格證書。黃金原料從上海黃金交易所統一出庫,符合上海黃金交易所交倉標準。加工流程和生產工藝采用國際先進的壓制和澆鑄技術,加工出來的金條產品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工行表示,每年會對所有貴金屬實物產品進行抽樣檢測。該行委托上海黃金交易所指定的國家級檢測機構,檢測標準采用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金條標準。歷年檢測結果均符合標準。
專家:所有金條出自金交所
雖然工行迅速辟謠,但市面上所銷售的金條成色,是否真如這個消息所指的“4成摻假”?
作為北京黃金市場上的知名“老字號”,工美集團不僅銷售黃金,還承擔了給很多大商場提供原料黃金的任務。北京工美集團黃金交易中心總經理孫健認為,“4成摻假”沒有可能。
“目前市面上正規渠道銷售的所有金條,都出自上海黃金交易所,也只有經過金交所購買金條,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孫健表示,對于遵規守法的正規黃金銷售渠道而言,沒有摻假的動機和必要。
“中國市場40%的金條摻假?怎么可能!這樣的說法顯然是夸大其辭。”昨日下午,在交通銀行位于金融街的貴金屬交易回購中心內,交通銀行北京分行個人金融部研究員趙炯直言不諱。作為黃金投資的專業人士,每年從趙炯手上經過的各類金條不計其數,他對此也有足夠的發言權。
“在正規渠道銷售的金條,要經過好幾道檢驗。”趙炯表示,以銀行出售的投資金條為例,首先各家銀行在選擇加工廠的時候就會嚴把“資質關”,一定要選擇具備國家認可金條生產資質的加工廠,確保每根金條都有可追溯的“身份證”;在金條出廠之后,銀行在接收前會將金條送到南京、深圳等地的國家級正規黃金檢驗中心過“抽樣檢查關”。“為了避免金條內部摻入雜質,還會有完全融金的破壞性檢查,確保萬無一失。”
應對:識別難應選正規渠道
4成金條摻假的說法雖然是夸大其辭,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就完全沒有金條摻假的現象。
“金條之中摻雜銥或鎢的事情確實發生過,主要原因就是這兩種金屬的密度和黃金非常接近,便于將其‘隱匿’到金條之中而不被發覺。”趙炯介紹說,由于黃金密度大,重量一直是檢驗黃金純度的重要指標,而“掂金”也是對年輕業務員的基本考核,要求與實際分量不超過10%。因此,摻入銥或鎢就是為了蒙混過“重量關”。
摻假背后的暴利,則是不法分子敢于鋌而走險的原因。趙炯表示,以鎢為例,這種金屬的價格僅為黃金的三分之一。如果一根100克的金條,用60%黃金,內核用40%的鎢,那成本價格相當于純足金的70%不到,利差非常大。
既然存在著這種造假的現象,那么普通消費者有沒有辦法自行識別摻假的金條呢?
“很遺憾,在沒有專業檢測工具和豐富的識別經驗的前提下,普通消費者幾乎不可能分辨出摻假金條和真金條。”趙炯直言,如果造假者手段高超,將鎢深藏在金條內部,即便用一般的檢測儀都難以識別真假。“畢竟檢測儀只是檢測金條的表層,要想完全識別,只有完全融金后才能分辨真假。”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