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市場深度調研 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缺水,一直困擾著我國多個地方。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其中北方地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值的八分之一。日益緊張的城市水危機,令我國海水淡化的春天呼之欲出。
我國海水淡化規模正在擴大。其中用于工業用水的工程規模超過65%,海水淡化正在成為各地解決沿海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隨著技術的成熟,海水淡化的成本有望下降,加速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1個,產水規模118.81萬噸/日,其中,2016年,全國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0個,新增海水淡化工程179240噸/日。
技術成熟成本下降
公開資料顯示,海水淡化成本主要由投資成本、運行維護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構成。能源成本約占總成本的40%,運行維護成本涵蓋維修成本、藥劑成本、折舊、膜更換成本等。伴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曾經居高不下的海水淡化成本如今有所降低,成本的下降也放大了海水淡化的市場空間。
反滲透、低溫多效和多級閃蒸是國際上已商業化應用的主流海水淡化技術,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技術與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已成功應用于日產萬噸級海水淡化工程,整體技術指標與國際接軌。
政策扶持不斷加碼
同時,近期頂層設計動作頻頻,越來越重視包括海水淡化在內的海洋經濟發展。2016年底,隨著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海洋局共同印發的《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公布,海水淡化瞬間站上風口,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其中提出,截至2020年,海水利用將實現規?;瘧?,材料和關鍵裝備實現產品系列化,產業鏈條日趨完備。
除了“十三五”規劃的導向作用外,各地受限于用水總量的考核與環保監管趨嚴,對海水淡化的需求強度進超國家規劃。眾多業界人士指出,未來四年內的海水淡化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主流技術日趨成熟,新技術研發活躍;海水利用產業朝著工程大型化、環境友好化、低能耗、低成本等方向發展。
不過,雖然受到市場追捧,海水淡化在我國還存在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首先是基礎研究相對薄弱,其次是缺少為自主技術提供驗證試驗的服務平臺,無法為自主技術與國際產品提供比對性試驗,以促進自主技術的不斷改進與提升。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D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