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PK網絡書店 商業模式很重要
圖為方所一角
10月25日,廣州太古匯一家1800平方米的書店——“方所”破天荒地開在愛馬仕店的旁邊。據了解,方所由中國第一個設計師品牌例外服飾創辦人毛繼鴻以及臺灣誠品書店創辦人之一廖美立共同創立。店內精選的是內地、港臺4萬種書刊及近萬種英文出版物,一時間賺足了讀者的眼球。據店內員工介紹,開業第二日,書店收銀臺即排起三條長隊,一天下來店里備的4萬元零錢尚不夠用。
面臨現下網上書店的業務沖擊,全國各地諸如“光合作用”、“季風書店”、“風入松”等知名民營書店紛紛倒閉。不久前,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書業商會在一份調查中指出,過去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營書店倒閉,而目前倒閉的趨勢還在加劇。就在今年9月,廣州最后兩家三聯書店也黯然落幕。此時“方所”的出現大有替實體書店翻身、逆勢而上的意味。
但是以少見的港臺圖書“出位”,兼顧服裝、咖啡經營的“方所”可以代表實體書店的命運走向嗎?
面對全國范圍內實體圖書市場并不樂觀的業態環境,近日,新聞出版署副署長閻曉宏吐露,目前出版總署正積極與有關部門協商減免實體書店稅費。
調查
雙重夾擊:高租金+網店截客流 書店成“圖書展示廳”
據了解,目前廣州圖書批發中心生意并不景氣。對此廣州市暢新書刊發行有限公司門市經理鄭先生表示:“我們與實體書店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書店的效益不好,進貨量也減了不少。這種連鎖反應最讓人吃不消。”
“本來應該是出版社提供貨源給我們,我們銷往各書店。現在出版社寧愿減少中間渠道直接和網絡書店談合作。”鄭先生指出,由于近些年網絡書店的崛起,物流業的擴張,加上城市人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寧愿省時省錢的網上訂書,也不愿親自到書店聞聞書香了。"
調查顯示,同類的圖書,即便是在廣州圖書批發中心也只能打到8折,而網上買卻是6~7折。更別提終端實體書店,它們是注定打不起這場“價格戰”的。
“實體書店現在已成為圖書展示廳了。”一家經營小型民營書店的店主稱,最令他們感到“傷不起”的行為是如今很多來店里翻書的讀者并不是買書,而是找到自己中意的書后拿著智能手機拍下“封面”,回頭到網上找便宜的買。
有讀者坦言,過去想找的書不知去哪買,才會到書店柜臺詢問。現在可以先去豆瓣上看書評推薦,然后當當、卓越、亞馬遜書城搜索,還能貨到付款,節奏快又方便。
還有部分讀者直指,實體書店跟不上時代,傳統的經營理念沒有滿足讀者的購書體驗。近日,在廣州文化圈久負盛名的唐寧書店因不支持信用卡付款,引來了廣州木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志實的不滿,隨即陳在微博@廣州唐寧書店道:“一邊說實體書店經營難,一邊連基本的客戶服務都做不好。這不是逼著我們去當當卓越嗎?”
對于實體書店不敵網店的現狀,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支庭榮認為,實體書店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營銷渠道的網絡化。實體書店能夠提供的,網絡書店幾乎都能提供,而且在價格上具有比較優勢,必然要分流讀者的購買力。二是圖書內容的數字化,數字出版、電子閱讀的流行,使得傳統讀者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讀者對于傳統書店的需求事實上在減弱。
實體店承擔的高額房租也是讓運營吃不消的一大苦因。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文體產業研究院分析,一般圖書的采購價為圖書定價的65%,加上流通環節費用,到書店后還有大約30%的毛利潤,再加上書店租金以及人力、水電等費用又要占去20%,剩下的利潤已經非常微薄。如果書店客流不足必將陷入經營困難的局面。
討論
數字化趨勢下,實體書店將被“大浪淘沙”?
“即便再發達的數字化運營也救不了正在消逝的圖書。”廣州某書店管理人員表示,近些年不難發現,一些從前看的人文類好書“不見了”。據了解,像葡萄牙著名作家F·佩索阿的《不安之書》、日本作家江國香織的《冷靜與熱情之間》等書籍,不過是2004年和2006年出版的圖書,現在幾乎在市面上找不到了。
有讀者認為,來書店買書更多時候買的是愛書人的一種心情。一味在快餐文化下看報紙、雜志、網絡的書評推薦網購圖書,不易用心分辨出好書,也會錯過很多不會再版的圖書。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隨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的提升,航空航天市場化程度提...[詳細]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