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業艱難“絕無僅有” 集裝箱運輸業將率先復蘇
航運業表現出數十年來前所未有的低迷
日前,BDI指數已經暫時結束下跌局面并有所回升,但在“跌影重重”之下似乎頹勢難改。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2007年是航運業上一輪盛宴的收官之年,次年開啟的行業低谷緣起運力供需失衡,各項成本的剛性上漲更令市場雪上加霜,航運業表現出數十年來前所未有的低迷。
BDI指數底部徘徊,航企生存狀態怎樣?集運價格止跌回升,行業復蘇路徑如何?
倒逼運價 成本多頭上漲
和以往不同,這次低谷是高油價和低運價狹路相逢。船供油價格攀升的同時,BDI仍在歷史低位區域800點以下徘徊。
歷經30年的行業起伏,洋浦浙海海運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常務副總經理嚴偉剛感嘆:“航運業從來沒有這么艱難過。”話音剛落,嚴偉剛又補上一句“絕無僅有”。和以往不同,這次低谷是高油價和低運價狹路相逢:在經過今年1月~2月份的暴漲后,船供油價格已上漲到720美元~730美元/噸,月漲幅達10%,但BDI仍在歷史低位區域800點以下徘徊。
嚴偉剛回憶稱,2008年四季度,BDI急挫創下20多年來的新低663點時,新加坡380CST燃料油價格只有240美元~300美元/噸,“在運價水平類似的背景下,油價卻漲了近兩倍”。上海弘兆國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CPM)董事總經理劉曉良也有類似感嘆:“2008年時,燃油成本只占公司運費的30%,現在要到50%以上,甚至接近60%。”
“燃料油是另外一個市場,我們根本無法控制”,位于浦東新區陸家嘴的一家外運干散貨船公司負責人表示,如果說集運公司還能靠燃油費等附加收費來轉移一部分油價成本,那干散貨運公司只能硬扛。
在節節攀升的各項成本中,漲幅緊隨燃料油之后的是人力支出。和大多數服務業的行情類似,這幾年航運業的勞動力成本也以年均20%的速度在遞增。談及這塊船公司繞不過去的開支,嚴偉剛表示,有經驗的船員是稀缺資源,一些人會采取類似職業球員的薪資談判方式,開出避稅工資,“滿打滿算勞務費、伙食費,現在外運散貨船船長的稅后月薪能到1萬美元”。他笑稱,“除了孤獨,船員是比較省心的職業”,因為他們幾乎不需要任何日常開支。
經營亞歐航線的船公司近年發現,他們還不得不應付一塊新增的開支——亞丁灣海盜的附加成本。對此,中遠航運在2011年半年報中曾有表述:“由于國際油價上升及海盜活動日益猖獗,導致經營成本大幅攀升。”
上述外運干散貨航運公司負責人表示,海盜猖獗的情況過去幾十年都沒有碰到過,對此,現在過亞丁灣的行業慣例是船員當月工資翻倍,船只、船員交額外保險。以該公司為例,往來一次歐洲基本港的新增保險費將近10萬美金。
值得注意的是,和負債少的舊船相比,新船的成本壓力往往更大。“2006年~2007年的新船訂單,一部分已經交付”,世騰船務有限公司中國組經理薛寒冰表示,這些運行在全球主干航線上的新船,基本上都身負貸款,現有運費很難維系。
然而部分船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為了維護貨主,他們已將運費要求放低到“打住油價”——“要不行情好轉后,上哪去找客戶”?中遠航運2011年半年報顯示,集裝箱貨量同比增長9.8%,但收入卻下降了13.5%,貨量增加但不增利,在航運業開始變得稀松平常。由于行業供需失衡,船公司的燃油、人力、保險、資金等各項成本開支極難轉嫁,上海多家船公司已經決定裁員。
外運更加艱難
沿海干散貨運輸和國際干散貨運輸,雖然同屬完全競爭市場,但后者的經營環境更加艱難。
洋浦浙海坐落在黃浦江畔的中山南路上,這里有上海商業的發源地碼頭——十六鋪碼頭,周圍紅墻磚瓦的建筑延續了這座城市獨具韻味的石庫門元素。然而,隨著外高橋港區和洋山港落成,曾經喧囂的碼頭街逐漸趨于平靜。
嚴偉剛表示,由于國內貨主穩定,去年四季度至今,公司沿海干散貨運輸業務是盈利的,但去年四季度起,外運就很難賺錢了。和主營沿海內河運輸的很多航運公司類似,洋浦浙海的背景背靠石化、電力或鋼鐵集團,運輸合同一年一簽,大體能避開去年的運費大跌。航運上市公司和貨主的合作關系中,比較典型的是寧波海運和浙江電力,中昌海運和寶鋼、神華,以及中海海盛和華能海南電廠。
劉曉良認為,沿海干散貨運輸和國際干散貨運輸,雖然同屬完全競爭市場,但后者的經營環境更加艱難。從供給來看,干散貨內運、外運市場的運力都在增長,且增幅相當。但從需求看,國內市場中,屢創新高的鐵礦石、煤炭等干散貨進口量,實際上已構成了內運剛需;反觀歐洲經濟低迷,外貿貨量極度萎縮。
用某航運上市公司高管的話說,“外運,就是把你扔到汪洋大海中去撲騰”。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今年全球干散貨總貨量預計只比上年增加1億噸,達到37億噸,這意味著外運市場中,單船的年運次將從去年的6趟降至5.3趟,競爭更加激烈。
“歐洲市場的貨量是呈自由落體式地下降”,在位于虹口區東大名路的一家船公司負責人看來,全球貿易鏈增速從5%以上降到2%,缺口太大,相比之下沿海運輸“雖然吃不飽,但不至于餓死”。
集運行業也同樣內外有別,從上市公司公告中就能窺見一斑:寧波海運、中海海盛、中昌海運和中海發展四家經營干散貨內運的上市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均是盈利,而主營外運的國內上市公司,同期均是虧損。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b>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b>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