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有風險 決策需謹慎
養豬能賺到錢嗎?
國內似乎正掀起一股養豬熱,而與此不協調的是豬肉價格已經連跌了3個月左右。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截至今年3月23日,全國出欄肉豬均價14.46元/公斤,年內首度跌破14.5元/公斤,自今年春節以來累計跌幅已達3.0元/公斤,跌幅已超15%,與去年每公斤20元以上的歷史高位相比,更是相去甚遠。
據估測,隨著飼料及人工等成本上升,生豬養殖盈利大幅縮減,自繁自養出欄頭均盈利221元/頭,2011年高峰時期達到每頭700元左右,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小養殖戶未來將面臨虧損局面。
養豬如同炒股?
事實上,要想靠養豬賺到錢并不簡單。史密斯菲爾德是世界最大的養豬公司和豬肉加工企業之一,從2008年開始,史密斯菲爾德生豬養殖業務連續多年處于虧損狀態。2008財年(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史密斯菲爾德生豬養殖虧損9810萬美元;2009財年,虧損額擴大至5.21億美元;2010財年,史密斯菲爾德生豬養殖虧損4.61億美元。
股市傳說當菜市場老頭、老太太也在大談股票的時候,股價離跌就不遠了,養豬業也大抵如此。
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艾格菲公司總部位于中國,市場傳言高盛曾經入股這家以養豬和飼料生產作為主業的企業。2007年前后,在中國豬肉價格高漲的時候,艾格菲收購了多家養豬場,此后豬肉價格持續疲軟,當年收購的養豬場讓艾格菲吃夠了苦頭。2010財年,艾格菲虧損額達到4270萬美元。
作為中國餐桌上的常備食物,豬肉價格的上下浮動讓政府部門高度關注,為了鼓勵生豬生產,政府出臺了能繁母豬補貼、生豬存欄補貼等多種補貼制度。有報道指出,全國每年與生豬相關的補貼達到25億元,讓養豬變成了一個讓人趨之若鶩的行業。
全國每年生豬出欄量約6.5億頭,按照25億元的財政補貼計算,平均每頭生豬可以獲得3.85元的補貼。中國現在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是溫氏集團,年出欄生豬600萬~700萬頭,按上述數字計算,獲得的補貼最多只有2700萬元左右,而現在新建一個1萬頭的現代化生豬養殖廠,投入要1000萬元,與龐大的投入相比,政府補貼只能算是毛毛雨,難以撐起企業的未來。
全國每年生豬出欄量超過6億頭,最大的養豬企業占的市場份額只有1%,中小養殖場和散戶仍然是生豬養殖的主力,整個行業現代化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美國平均每頭母豬每年可以繁育仔豬的數量在20頭上下,中國平均水平只有16~17頭。中國養豬業實際上十分需要新鮮血液。如果有實力雄厚的企業進入養豬業,大量投入,食品安全將得到更有力的保證。
養豬需謹慎
沒有充分評估養豬業的風險之前,企業的貿然進入和大量投資,在沒有獲得預想中的回報后又快速退出,將放大生豬供應的大起大落波動,使生豬價格出現更猛烈的上漲和暴跌。
中國每年究竟有多少生豬出欄,有多少母豬存欄,行業內人士一直都有爭議,這讓養豬充滿了不確定性,蒙上了不少“賭”的色彩。在這樣的背景下,摸索前進、步步為營的策略可能對新進入者和整個生豬養殖業的穩定來說都是好事。
2008年6月,中糧集團以大約6300萬美元的代價獲得了史密斯菲爾德700萬股即4.95%的股票;2010年初,中糧又以1.94億元的代價將史密斯菲爾德和亞太國際集團合資的企業Maverick食品有限公司收入囊中,這家公司在熱狗、培根、中式肉制品等領域已經積累了多年經驗。
從上游養豬到下游的肉制品加工,中糧介入養豬業的程度越來越深,而背靠史密斯菲爾德這樣的跨國“老法師”,中糧的風險也相對小很多。
但是中糧養豬搞全產業鏈的模式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中糧的糧食加工業務可以提供生豬飼料所需要的豆粕和玉米加工產品,中糧又有自己的養豬場和肉制品加工廠,擁有“家佳康”這樣的肉類自主品牌,銷售渠道由于有糧油產品打前站,大量鋪貨也可以得到各級經銷商的支持,可以說得上萬事俱備;但是中糧畢竟沒有辦法通吃整個產業鏈,無法主導最上游的大豆、玉米價格變化,終端消費者的喜好也瞬息萬變,這兩端中任何一端發生變化,中糧如果沒有及時應對,由于產業鏈龐大體量造成的乘數效應,如果最終產生損失其規模也將比一般企業更為巨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