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回龍壩80%紡織企業停產 產生升級受困
一直以來,重慶回龍壩鎮都被成為“織布之鄉”,甚至還獲得了全國“紡織專業鎮”的美譽,但現在,這里情況很不樂觀。
“80%的廠都停了。”重慶市沙坪壩區回龍壩紡織工業協會彭副會長說,目前該工業園區內外共有大致2000~3000家紡織企業,這些企業主要分布在回龍壩鎮及附近其他幾個鄉鎮。千余家紡織廠遍布面積不到39平方公里的回龍壩,常住人口僅3萬人的小鎮就有2萬多紡織工人,預計今年產值為25億元。彭副會長說,現在紡織企業1億元的銷售收入只有80萬元的純利潤,利潤率不足1%,很多企業都無力承擔新增勞動力成本。
“誰能想到,回龍壩鎮這個曾經西南最大的紡織品基地,織布機、織布工藝卻是目前全國紡織產業中較落后的。”回龍壩鎮紡織品協會秘書長張宗明介紹說,全鎮目前有2.4萬臺織機,其中,較為先進的箭桿織機僅有400余臺,其余的都是其他企業淘汰下來的織機,有些織機甚至已使用50多年了。
難道回龍壩的紡織企業從來沒有考慮過產業升級?“現在重慶的紡織業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大部分紡織企業沒有足夠的實力進行產業升級。”回龍壩鎮經發辦主任徐興全說,回龍壩鎮上的紡織企業大多是個體經營,規模不大,而且也沒有建立相應的銷售渠道,不能承擔升級帶來的影響。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截至去年,回龍壩鎮645家紡織企業中,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僅272家。
據徐興全介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紡織業出口量大減,鎮上大多數紡紗廠和織布廠都開始面臨銷售渠道關閉的窘境。”回龍壩鎮生產的紡織產品,用于出口的僅占總產出的20%左右,但間接受到的影響依然非常嚴重。
“產品滯銷,一方面來自于市場萎縮、競爭對手擠壓;另一方面是,長期處于產業鏈的底端,無論是成本劣勢還是技術短板,都導致大多數產品并不具備競爭力。”徐興全坦言,這些企業目前最需要做的是,利用停產進行提檔升級,告別過去粗放式的生產模式。
據了解,當地政府部門正在積極幫助企業進一步解決融資問題,以盡快著手進行設備等生產要素的升級。“鎮政府將積極推動企業進一步拓寬產業鏈,增加對上下游鏈條的控制。”徐興全說,“我們建議一些中小型企業采取抱團或者合并等方式提升規模化生產水平。”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