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塞上煤城”的轉型之困
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石嘴山,是一座新興城市。由烏海向西南方向120公里跨越黃河,穿過兩地交界密集的能源化工園區,便到了。當地因富產“太西煤”而被冠以“塞上煤城”。
前瞻網記者獲悉,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決定開發以石嘴山為中心的賀蘭山北端煤田,來自四面八方的建設者涌入石嘴山。
石嘴山因煤而建,當之無愧的成為煤炭移民城市,至今60%的居民仍為外地人。在文明北路商業街,放眼望去,目之所及處,豫劇表演、西北風情、重慶火鍋、新疆烤串交融在一起,包容氣質展露無遺。
前瞻網獲悉,50多年來,滾滾烏金從這個西北邊陲小城外調,保證了包鋼和蘭州等工業基地用煤的需要。而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資源優勢遞減,因煤而繁榮的冶金、化工重型工業經濟體系也遭遇考驗。整個石嘴山經濟轉型難題也隨之而來。
資源的榮光與衰落
外來建設者見證并陪伴了石嘴山的興起、繁榮與挫折。
9月中旬,見到張國毅的時候,他正在與前來合作的波蘭客戶談技術合作和戰略規劃。張是天地西北煤機公司主管生產經理。這家公司創建于1966年,原為西北煤機二廠,現為中國煤科集團下屬天地科技(600582)股份公司子公司。
上世紀50年代,張國毅由上海黃浦江造船廠來到西北。“當時全國支持西部建設,我也是其中一個,最先到的地方是甘肅。”
1965年,國家批準成立了賀蘭山煤炭工業公司,受煤炭部直接管理。隨后,從撫順、徐州、大同、蘭州、西安、淮南、淮北等工業基地成建制調入干部職工22000余人,支持石嘴山建設。這是石嘴山最早一批移民。
60年代時期,他被調到石嘴山基建公司任職,那里曾是煤炭部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工程處。“基建公司6萬人在戈壁灘上建起了大武口、煤機一二三廠、大武口洗煤廠、905廠(現為中色東方集團),石嘴山城市雛形。”張國毅說。
“當時西北有個說法是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沙塵暴打在臉上生疼,荒漠、戈壁對于從上海、北京、淮南來的人們是一種考驗。”說到這里,一支煙已經燃盡,只剩青煙在空中搖曳。
轉眼到90年代,張調到西北煤機一場工作,一轉眼22年過去。他情不自禁地又點上一支煙。
“原來企業主要生產井下皮帶機,近年開始向水泥、港口、碼頭、電力以及露天皮帶機過渡。原因是煤炭資源減少,一些井下礦井開始封存,皮帶機訂單就大大減少。我們意識到煤炭市場不會持續繁榮。”張國毅說。
前瞻網了解到,2000年以后,原石嘴山石炭井礦務局一礦、三礦、四礦、石嘴山礦務局一礦、三礦破產閉井,現已全面停產。全市煤炭生產能力由高峰時期的近1500萬噸下降至2002年的不足600萬噸。
資源和市場條件的變化倒逼企業調整生產策略。依托本地市場遠遠不夠,公司開始開拓全國市場,“我們銷售收入在2009年突破5億元后,連續超過8億元、9億元,今年定下的目標是10億元產值。”
對于這樣的目標,張國毅還是非常自信。目前,工廠生產帶式輸送機、掘進機等主導產品占國內市場的35%,已有產品出口到俄羅斯。
轉型難題
在資源優勢下,石嘴山形成機械裝備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主導的工業體系。但重型化的產業機構正在面臨因煤而困的局面。
在石嘴山市工信局副局長董梅辦公室,她正在翻閱當地工業經濟發展情況的資料。董梅祖籍山東,跟隨父輩支持西部建設來到石嘴山。
前瞻網了解到,石嘴山轉型在2000年初開始。“在轉型初期,石嘴山經歷前所未有的陣痛。經濟轉型以犧牲GDP為代價。尤其是在小煤礦關停行動中,遇到的阻力非常大。這是端飯碗的事情,企業反對的聲音和動作異常激烈。”董梅說。
說到這里,董梅情緒有些激動。“這些年來,我們拒絕了幾十個高載能項目入園。不是所有的項目都能夠在園區落地,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我們對他們說不。經濟轉型不僅注重引資,還要重視選資。”
2008年3月被國家確定為首批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城市后,石嘴山經濟轉型的機會來了。石嘴山市委書記彭友東說:“早轉走新路,慢轉沒出路,不轉是死路。石嘴山經濟轉型關鍵是抓住了產業轉型這個重中之重。”
從官方口徑看,早轉型讓石嘴山贏得機會。目前,石嘴山已形成煤炭開采及洗選、裝備制造、電石深加工、特色冶金、碳基材料、新型煤化工六大傳統優勢產業,這些將逐步改造升級。汽車制造、光伏材料、有色金屬新材料、農產品精深加工四大新型產業正逐步做大。
今年8月,原寧夏經信委主任王永耀與石嘴山市市長張作理職務對調。當地官員的解讀是,石嘴山工業轉型勢頭良好、管理經驗豐富,當地領導能夠勝任經信委管理職能,故此對調。
為調節產業機構,石嘴山以優惠電價、土地政策引進江蘇陽光多晶硅、國電多晶硅、日晶電子、晉安太陽能等新能源企業,以求改變“傻大黑粗”的固有產業結構。
“目前,石嘴山本地企業煤炭產量500萬噸。煤炭產量非常有限。經濟發展對煤炭的依賴越來越小。一些以煤為主的產業開始轉移。”董梅說。
但是,在經濟持續低迷的形勢下,石嘴山轉型項目正在接受考驗。尤其以光伏產業為甚。
寧夏晉安光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康海龍說:“現在光伏行業腹背受敵,國外傾銷、國內企業低價甩賣,不計成本拋貨,市場混亂。本地其他光伏生產企業均已停產,唯有我們一家維持一半產能生產。”康海龍攤開雙手,頗為無奈。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