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鎮:“燈都”外銷轉內銷之惑
中山燈都時代廣場
作為中國“燈都”,廣東中山古鎮正積極探索著外銷轉內銷的轉型之路。
[ 王高祥說,麗比特2008年以前都是做外銷為主,之后轉做內銷。說到內銷,站在一邊不大說話的區域經理鄭小紅搖搖頭:“國內市場太不好做了,價格戰打得厲害。” ]
傳統制造企業出口轉內銷的轉型嘗試,至少目前看起來,未必會很快獲得成功。早在三年前,位于中國“燈都”廣東中山古鎮(下稱“古鎮”)的凌立家居燈飾廠創立了兩個品牌,同時做外銷和內銷,如今,事實顯示,外銷仍比內銷做得好。
盡管一家之言并不足以代表全部,但這家“燈都”老牌企業的轉型和嘗試,仍不難看出目前中國傳統制造業轉型的微妙處境。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10月18日,廣東中山古鎮,為期四天的第十一屆國際燈飾博覽會現場,大量前來洽談合作的海內外客商穿梭其中,針對傳統制造企業出口轉內銷,眾多業內人士們各自發表了意見。
相比于出口外銷,對于轉型內銷的企業而言,它們一般都會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國內市場環境,這也是它們的困惑所在,而每次經濟轉型,在淘汰一批企業的同時,存活下來的企業也在不知不覺地升級之中。
十年轉型
將古鎮燈具企業的轉型放至一個更長的時間范圍,事實上,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轉型早已開始。
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鎮上第一家生產燈飾產品的鎮屬企業獲得成功,當地掀起了一股燈具生產的熱潮,幾年后,一批生產燈飾產品的夫妻店、兄弟廠相繼扎堆出現,他們從周邊地區采購配件,簡單加工組裝后將產品銷往全國各地。90年代初形成了燈飾一條街。
隨后,臺灣地區的燈飾產業也開始向古鎮轉移,隨同臺商進入的還有資金、技術設備、管理經驗和銷售渠道。古鎮政府此時也開始有目的地將燈飾產業作為重點產業來扶持,大量溫商前來投資,古鎮燈飾產業集群效應漸現,成為國內最大的燈飾燈具生產基地和銷售中心。
2002年11月8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照明電器協會聯合授予古鎮“中國燈飾之都”的榮譽稱號。在古鎮正式成為燈都后的第二年,目前已是凌立家居燈飾廠“博蘭諾”品牌營銷負責人的李沅江經朋友介紹從貴州來到這里。
“那時候只有一條稍微繁華點的路。”李沅江見證了古鎮十年來的變化。隨著產業的發展,現在的古鎮高樓林立,酒店、廣場修建得十分氣派,令人很難想到這里只是一個小鎮。
據前瞻網了解,2011年,古鎮的燈飾業總產值達171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以上;出口總額5.0億美元,出口到美國、日本、歐洲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古鎮官方資料顯示,燈飾業產值比2001年的33.5億元增長了4.1倍。目前在古鎮登記注冊的企業超過2萬家。
說到古鎮燈飾行業的變化,李沅江感觸良多。他說,以前燈飾行業還很不規范,市場上充斥著抄襲和三無產品,這些三無產品做工非常差,對正規廠家形成很大的沖擊。從業人員的素質也參差不齊。
十年來,客戶也有很多變化,李沅江說,現在的客戶對產品質量的意識提高得非常多,并且越來越注重品牌,這從他們逛展會時不斷地打探品牌知名度、發展潛力和企業后續經營思路都可以看得出來。
盡管產業規模日益壯大,燈博會也依舊熱鬧,但李沅江說,這兩年來看展會的人少了很多,“說實話,今非昔比”。
據李沅江回憶,2003年至2006年是古鎮燈具生意最好做的時候,“那時的利潤率高達50%,而現在能有30%已經相當不錯。”
另一家參展商麗比特照明有限公司經理王高祥表示,他們來了好幾屆了,每年燈博會的參展商都會換一小撥,有新來的,也有倒掉的。而今年倒掉的特別多,“那些沒有品牌、沒有創新的差不多都不行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中國演唱會觀眾畫像顯示女性及中青年群體是...[詳細]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 劉海晶:【最全】2025年呼叫中心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韓艷婷:2025年全球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