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周10次入市抗熱錢 泡沫風險如何防范?
香港累計向市場注入港元322.26億
短短兩個星期內,為穩定港元匯價,香港金融管理局已經聯系10次入市,累計向市場注入港元322.26億。
一個月前還十分樂觀的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終于以連續出手,證明了對于國際熱錢沖擊的隱憂。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11月2日,香港金管局兩度向銀行體系注資77.89億港元,截至當日晚間,香港金管局在兩周內已經連續十次入市,累計向市場注入322.26億港元。
就在一個月前,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出,美國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措施(QE3)后,未見資金凈流入香港,也未對資本市場造成壓力。然而一個多月后,局面就發生了逆轉。種種跡象表明,在QE3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來自歐美等地的大量資金源源不斷地進入了香港,引發香港金管局不得不入市干預。
而這一場熱錢的狙擊戰,已經對香港各方面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同時也是內地市場的一個預警信號。香港作為內地市場的“橋頭堡”,熱錢通過銀行創新業務及地下錢莊等途徑多渠道地進入內地,難以避免。目前,熱錢的流向引人關注。管理層對樓市的調控措施大幅放松的可能性小。那么積弱已久的A股會否成為熱錢選擇的方向?
自10月20日以來,香港金管局連續向市場注資,由于資金流入的傳導作用已經顯現,日前港股于高位走勢出現反復。“過去一段時間,觀望情緒籠罩美股,但是港股卻沒有跟隨。”招商證券(香港)投資銀行業務董事總經理溫天納疑慮的是,一股支撐港股脫離美股走勢的主要力量—“熱錢涌港”,令到香港市場走出了獨立行情,不過這走勢能維持多久?
而這種資金流入,主要是對風險資產偏好提升,亦有可能繼續傳導到已經熾熱難耐的香港樓市,尤其是高端樓盤,以此推高泡沫,然而由于香港固有的聯系匯率制度,港府對遏制資產泡沫可為有限。“資金在香港完全是自由流動,香港金管局會通過銀行體系監查某些具體指標,但基本不干預資金流向。”高盛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喬虹說。
“只要香港的聯系匯率穩定,可隨時兌換,資金流向風險就不大。”香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對此并不擔心,“雖然資金流入流出會對市場漲落造成沖擊,但香港在幾十年的市場化發展中已經適應,影響并不大。”
QE3沖擊波
9月下旬以來,在美國QE3政策的刺激下,發達經濟體過剩的流動性開始逐漸加碼流入以香港為代表的亞洲經濟體,推升香港資本市場大幅走高,港元兌美元連續沖擊7.75上限。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經濟及政策研究主管謝國樑表示,美國推出QE3觸發市場對美元貶值預期,導致資金由美元資產流向新興市場。
QE3當時剛推出,市場就揣測,這將會激起新一輪的熱錢流動。此次香港金管局的連續出手,意圖十分明顯。海通國際策略師黃薰輝指出,“QE3之后市場一直在揣測熱錢的走向,但一直找不到線索。香港金管局這次出手,實際上可以看做熱錢流入的明確信號。”
瑞穗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除了QE3推波助瀾之外,第三季度國內數據好轉,投資人在情緒上認為中國經濟見底。10月24日公布的匯豐指數PMI再次印證了這種情緒。匯豐中國10月制造業PMI指數初值為49.1,雖然數據仍在50以下,但達到3個月以來最高。
前瞻網獲悉,目前內地經濟已逐漸穩定,外來資金會持續流入香港,這會進一步加劇資金流動性過剩的情況。投資者為作長期保值以進行對沖,將帶動物業需求上升。對此,香港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表示,港元需求持續是基于美國早前宣布推出QE3,歐債危機紓緩等因素。目前由于外圍市場穩定下來,吸引資金流入亞洲的貨幣、債券及資產市場。
“未來港元的需求仍可能繼續加大,而香港金管局將繼續按照聯系匯率機制買美元沽港元,向市場注資,維持香港貨幣穩定。”余偉文還透露,對于在時間上還難以判斷、難以估計港元需求強勢持續多久,因為資本市場的變化大,若外圍市況有任何變動,都會影響資金流向。
這次的國際熱錢是否兇猛?宋敏對此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在市場資金出現大量流出或流入時,香港金管局也會出手干預,以買賣外匯的方式,保證聯系匯率的穩定。在歐洲國家發生債務危機的情況下,資金回流至發達國家,“如果資金離開香港,市場會將港元換成歐元。出現大量類似交易后,將對港元造成向下壓力,金管局則可以通過用歐元買港元的方式,緩解壓力。”
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和RQFII(人民幣境外機構投資者)目前正加速入場,近3個月QFII匯入資金新增近34億美元,同時,7月以來已有超過170億元境外資金通過RQFII投資A股市場。針對香港方面提出希望再增加1000億-2000億元人民幣RQFII額度的要求,監管部門也已在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
宋敏指出,由于沒有限制,進入香港的“熱錢”反而透明。“RQFII可將非正規的資金流入正規化。通過在港中資機構的渠道,不用再通過地下渠道,總量可控的情況下資金將會更加安全。”
而業內分析人士徐斌也表示,此次港元所處的情況與1997年時截然不同。“1997年港元是因為被高估,導致投機資本大量沽售。而此次的情況則是港元升值,它的原因是港元被低估導致資金開始流入。”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