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文化產業2012年實現增加值約138億
據統計,近幾年浙江溫州市文化產業增速較快,特別是2012年實現增加值約138億元,同比增長19%,增速比同期GDP高出12.2個百分點,遠遠領跑于溫州市其他產業,呈現逆勢上揚態勢。
“發展文化產業已到最佳時機。”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徐順聰日前在訪談中說,按照世界各國經驗,當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文化消費出現井噴,而溫州在“十二五”期間處于人均GDP從5000美元向10000美元邁進的重要階段,文化產業處于爆發性成長的前夜。
此外,文化產業發展有逆經濟的特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就有專家預測中國文化產業可能逆勢蓬勃。而互聯網等新興技術日益發達,也給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基于種種天時地利,近幾年溫州市對文化產業發展十分重視,陸續出臺了《溫州市文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溫州市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及《溫州市市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等政策文件,對稅收、土地、投融資、人才引進等優惠措施作了“一攬子”規定,并規定每年安排2000萬元作為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如今老百姓文化消費可選的選項十分豐富。”徐順聰說,去年全市光是新開張的影院就有19家,全年溫州雁蕩院線總票房達到1.67億元,同比增長30%多。溫州大劇院、東南劇院、溫州體育館等演出場所引進演出的數量、質量、上座率都有較大提升,如溫州大劇院,票房上座率平均可達80%。
傳統文化產業和新興文化產業呈現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據徐順聰介紹,在傳統文化產業方面,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均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千里之外》、《溫州一家人》等一批影視制作取得社會經濟效益雙贏,印刷、制筆、工藝美術、教玩具等傳統文化產業持續向上發展。在新興文化產業方面,文化產業園區、以互聯網為技術支撐的設計創意等產業也勢頭正勁,比如,由企業退二進三“化身”的東甌智庫創意產業園,去年收入達到12億元。此外,文化產業投資悄然興起,一批政府、民間項目紛紛上馬,全市各地在建、續建、擬建文化產業項目總數達到64個,藝術品收藏等領域投資活躍。
“當然,也還存在體量不夠大、新興產業不夠多、發展速度不夠快、同質化傾向較明顯、人才較缺乏等不足之處。”徐順聰說,接下來,溫州市將通過出臺一批文化產業扶持政策,抓好一批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培育一批重點文化企業,打造一批重點專業平臺,引進培養一批重點產業人才等“五個一批”舉措,補足短板、發揚優勢,推動溫州市文化產業發展風生水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