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出臺史上“最嚴苛”玩具安全指令 義烏最“受傷”
企業:
說來說去就是增加成本
《新指令》已經實施四天了。這幾天,各方態度如何呢?
義烏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一位負責市場玩具出口檢驗的辦事員表示,從歐盟市場到供應商之間的反應需要一段時間,目前還沒什么動靜。
義烏市天舒玩具有限公司、義烏佳成玩具廠、多元創思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愛娃電子商務商行等企業均表示尚對《新指令》不太了解。
也有企業對此特別熟悉。做體育玩具的鄭宏玩具廠每年出口額在3000萬元以上,其中有一部分產品銷往歐美。企業負責人鄭泰昇表示,他曾吃過這種指令的苦。
“大概兩年前吧,一家外貿公司從我們這里拿了一批近100萬元的玩具,也算是個大單子,可一段時間后對方又將貨退回來了。理由就是不符合歐洲那邊的標準,其中,玩具材質的彈性不達標。”鄭泰昇說,當時也沒怎么在意,畢竟,其他廠商的玩具產品情況都差不多。
“后來,有個德國的外商通過阿里巴巴[0.00%]來訂貨,前提條件是必須符合歐盟的玩具安全指令,建議我們企業先去做個相關檢測。”鄭泰昇說,自己這才重視起來,為此企業換了新的原材料,設備還進行了一定的更新換代。
歐盟《新指令》的實施,對于玩具企業來說,不僅僅是門檻的問題,更多的是帶來了企業成本的上漲。
生產飛機玩具模型的沃酷貿易有限公司表示,他們公司向來對出口的安全標準變化比較關心,《新指令》要求的嚴苛必然導致成本的上升。
第三方機構:
主動做檢測的企業多了
其實不光是生產成本在上升,企業還需要額外支付檢測成本。
隨著市場發展,玩具行業已是相當成熟,很多企業想出口到歐美等玩具消費大國的話,必須首先符合當地的質量安全標準,如歐盟的EN71,美國的ASTMF963等。因此,一些企業在將產品出口之前,會在國內先做好相關的玩具檢測。
劉磊是義烏冠準檢測認證機構的經理。他說,像他們這樣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在義烏當地有不少,但規模都不大。
“歐盟的玩具安全指令,這個標準我們以前就開始做了,主要是物理機械性能、燃燒性能、玩具外表材質等方面的檢測。”劉磊說,他去年開始在義烏做第三方檢測,至今已積累了一批固定的客戶群體。
“最開始是我們主動去宣傳,而如今是企業主動找上門來做檢測,這樣的轉變非常明顯。”他說。
推動這種轉變的直接原因,就是歐盟玩具安全指令的實施,讓越來越多的企業主發現,只有主動適應這些標準,才能獲得歐洲的訂單,這份檢測報告就起到敲門磚的作用。
“一般來說,企業先找我們來談,然后我們給一個報價,企業會將檢測的成本折算到產品本身的成本之中,然后跟老外協商,最后確定做不做檢測。”劉磊透露了整個流程,而事實是,檢測的成本往往擠占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比如一個玩具,由一種材質組成,那么物理機械和燃燒性能的檢測成本是五六百元;化學方面的檢測,以前是對8種重金屬進行檢測,花費是四五百元,而如今要檢測19種,那么花費就是近千元。”他說,這就是《新指令》所帶來的檢測成本變化的地方。
如果這種玩具由十種材質組成,那么所有的檢測花費將乘以十倍。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