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民企商業賄賂案頻發 80后占涉案人數七成以上
跨國藥企葛蘭素史克案揭開了企業商業賄賂的冰山一角。作為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深圳,民營企業特別是大型民企內部的商業賄賂案頻發,形勢亦不容樂觀。
從深圳市人民檢察院獲悉,2010年至今,深圳有超過120名民企工作人員因收受商業賄賂,被檢察機關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審查起訴,其中不乏中興、富士康、比亞迪、創維、茂業等大型民企工作人員,著名大型民企商業賄賂案占比高達六成。
窩案頻發
姜某鵬,80后,在某著名的大型民企中擔任生產部經理,在選定供貨商方面有一定“話語權”。2011年,姜某鵬先后以買房子、投資等為由,向多家供貨商索要人民幣近150萬元,并對相應的供貨商提供關照,造成了一些供貨存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送貨短缺、供貨價格虛高等問題。經深圳檢察機關提起公訴,2012年8月,姜某鵬被法院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
深圳市龍崗區檢察院檢察官張舒舒表示,“80后”、30歲左右的年輕人占總涉案人數的七成以上,且都是本科以上學歷,很多還是碩士、海歸等高素質群體,他們擁有一份體面、穩定且高收入的工作,正逐步走上民企中層管理崗位,如部門經理、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等,手中有一定職權。
大型民企工作人員商業賄賂案件的第二個特點是受賄額總體偏大。張舒舒說,這些大型民企動輒涉及數千萬甚至上億元的工程項目、采購、招投標等,造成送上的“好處費”也高達上百萬甚至上千萬元。如某大型民企的高級工程師許某,利用職務便利,在基建工程項目上幫他人成功競標,先后收受好處費達人民幣985萬元。
第三個特點是受賄崗位分散。張舒舒說,中小民營企業的“腐敗”集中在采購等崗位,但大型民企因為人員眾多,造成很多崗位都有一定的獲利空間。從目前發案情況來看,收受商務賄賂的人員已涉及部門經理、項目負責人、采購人員、財務人員、對外服務科科長、工程師、技術支持等,甚至后勤崗位如車輛管理員、行政管理員、行政監督員也成了案發人員。
大型民企商業賄賂案的第四個特點是窩案頻發。如一家電子公司為了自己的手機射頻天線能進某大型民企而行賄,使該大型民企的四名工程師因收受商業賄賂同時“落馬”;一家電子公司的負責人為了拿下多份采購合同而向某大型民企的多個辦事處工作人員行賄,造成該大型民企的市場經理、市場總監、終端經理等4人被一連串牽出并追究刑責。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