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冰火兩重天 青島紡織企業經營困難
2011年,中國紡織服裝市場劇烈起伏,前后迥異的走勢讓業內人士直呼“受不了”。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去年上半年特別是一季度,紡織行業國內市場需求旺盛,產銷增速明顯提高,企業盈利能力較為強勁。但進入下半年以后,企業資金偏緊、庫存增加的情況日益嚴重,三季度末,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虧損面達到11.9%,到第四季度,受全球經濟疲軟影響,紡織行業全面進入寒冬。
轉型升級是唯一路徑
據青島紡織業專家分析,紡織服裝業去年盈利困難,首先是受到原材料、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等制造業普遍面臨的因素制約。
2011年,棉花價格呈現“過山車”般的大漲大跌。“去年6月份國內棉價突然下降,而我們此前由于生產需要,以高價格購進棉花作為庫存,為此直接損失的利潤達到1000萬元。與此同時,用工成本上漲也給了我們不小的壓力,在連年上漲的基礎上,去年用工成本同比增長15%。”青島的青紡聯集團市場營銷部負責人介紹。
而比經營成本更大的壓力,來自需求端。美債危機、歐債危機加速蔓延,導致國際市場疲軟,訂單量大幅消減。在去年11月舉行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參展的紡織服裝企業普遍反映,歐美市場的訂單狀況甚至比2008年時還差。
“不僅如此,隨著我國制造業逐漸喪失成本優勢,紡織服裝的加工制造正不斷向越南、孟加拉、印尼等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轉移。在這樣的形勢下,紡織業除了加快轉型升級,沒有別的出路。”閆勇表示。
纖維科技帶動價值鏈提升
我國紡織業相關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將大力提高超紡、高紡、功能性、差別化等纖維技術的創新。而在高端纖維領域,青島紡織近年由于以戰略眼光超前實施結構調整,在同行業中已經走在了前面。
青紡聯集團綜合管理部部長秦丕濤表示,如今在青紡聯,有兩條必須達標的“硬杠杠”:“管理人員必須熟知當今流行的各種纖維材料,技術人員必須熟悉各種纖維材料在生產中的應用。”
而實際上,青紡聯當前以纖維科技為核心的商業模式,正是青島紡織深化改革的最大成果。“我們依靠百年積淀的工藝技術優勢和近年調整形成的創新能力,從產業鏈的最前端入手,開展高端纖維的研發攻關、生產制造,然后通過以工廠為基礎、研發和品牌并重的"啞鈴型"、一體化發展,帶動紗線、面料、家紡、服裝等整個價值鏈的提升。”閆勇闡釋。
據統計,青紡聯去年利用高檔特色纖維試紡試織的紗線新品種多達5000個,成為唯一的國家級多組份差別化紗線坯布開發基地,以天線、莫代爾等纖維為元素混紡的新型紗線全國市場占有率第一,達到35%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功能性紡織品專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