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合肥打造1300億元新材料產業基地
近日,新材料企業上海正帆科技集團正式落戶安徽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據了解,上海正帆科技集團用了2年的時間進行考察并最終選擇在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落戶。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被定位為“皖江新材料產業基地”,其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于2月28日批準實施。借助于循環經濟示范園這個平臺,合肥將打造一艘新材料產業航母,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向縱深發展。
發展新材料產業正當時
合肥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幾年的時間內就實現了重大突破。平板顯示、太陽能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機,發展這些產業所需的新材料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又一重要發展領域。
“現在合肥正在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平板顯示產業,這些領域對新材料都有迫切要求,合肥不僅有自身產業優勢,同時還有市場需求,這些都是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有利因素。”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的負責人如是說,而園區則具備了發展這一產業的基礎。前瞻數據庫監測顯示,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周圍已形成了區域性的公路、鐵路和水運三種便利交通渠道,日供水量10萬噸的工業水廠、3萬噸/日污水處理廠和3000畝人工濕地、220千伏雙回路電路等優良設施也為發展新材料產業打下基礎。
四大特色板塊撐起一片天
不僅優良的基礎設施,園區現有和即將建設、投產的產業也將有力地帶動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以中鹽鹽四方集團為龍頭的煤鹽一體化產業可以提供燒堿、純堿、氯氣、氫氣、合成氨、一氧化碳、糊狀樹脂等新型化工材料生產所需的基礎性化工原料。
依托這些已有基礎,循環經濟示范園將重點打造新型金屬、新型化工、新型建筑材料和住宅產業化重點部品部件四大特色板塊材料。
“十二五”末總產值1300億
規劃顯示,到2015年,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新材料產業將建成具有相當規模的新型金屬、新型化工、新能源和新型建材及住宅產業化重點部品部件等四大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完成總投資700億元,實現工業產值1300億元和利稅300億元目標,成為合肥市乃至全國新材料產業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產業集聚區。
同時,到2015年,園區力爭培育工業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其中超100億元的2-3家、超50億元的3-5家、超10億元的10家以上,并帶動相關配套企業聚集發展;重點培育新型金屬材料、新型建材、新能源和新型化工材料等10個引領新材料產業向高端攀升的戰略性產品;建設30-40家市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一步提升合肥新材料產業發展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