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13家中藥飲片廠被收回GMP 中藥質量引人憂
中藥飲片
中藥飲片正面臨監管部門的監督。
6月15日,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下稱“廣州市食藥局”)在“三打兩建”專項活動上透露,自2011年來廣州市食藥局強化監督中藥材市場和中藥飲片質量,去年至今有10家廣州中藥飲片企業因違反相關規定而被收回《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下稱“GMP”)證書。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6月上旬,全省已有13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因為違規而被廣東食藥局收回GMP證書。
在中藥行業規范的生產流程上,動植物藥材為原材料,經規范化加工炮制成為中藥飲片,中藥飲片可直接用于中醫處方,也是中成藥的主要原料。
資料顯示,廣州市一共有45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而去年以來就有10家被收回GMP證書停產整頓,違規企業占比高達22%。
廣州市食藥局副局長林勇勝表示,雖然中藥飲片生產實行GMP強制認證,但與制劑生產企業相比,中藥飲片生產企業普遍存在生產質量管理水平較低等問題,不按法定炮制方法進行生產甚至外購飲片進行分包裝,不嚴格按照質量標準對飲片成品實施批批檢驗等現象時有發生。
“尤其是部分中藥飲片廠,雖然已經通過GMP認證,卻有不少品種通過代加工貼牌,我們無法判斷這些代加工的飲片是否在符合GMP要求的環境生產,也有可能是在非常臟亂的環境下加工的,所以對存有這種行為的飲片廠我們建議省藥監局收回GMP證書。”林勇勝說。
一位深諳藥政的業內專家指出,藥監部門收回GMP證書之后,藥企就不能生產,一般要停產整頓三個月到半年之久才能重獲證書。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2011年5月,有業內“普藥大王”之稱的四川蜀中制藥有限公司,其中成藥生產車間就因為違規行為而被四川省藥監局收回GMP證書,半年后被處于600多萬罰款才復產。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國家食藥局”)在2004年起對中藥飲片實施GMP認證,要求所有生產企業自2008年1月1日起必須在符合GMP的條件下生產。截至去年9月,仍有200家飲片廠尚未通過GMP認證。
據廣州一位飲片行業人士透露,飲片廠要通過GMP認證,一次性硬件和軟件投入一般在1000萬元以上,日常運營成本也不低,飲片在通過GMP認證與未通過GMP認證的車間生產,成本有數倍的差別,才導致部分企業鋌而走險,采用大品種符合規范生產而大部分小品種代加工的方式降低生產成本。“不少飲片加工甚至是在家庭小作坊中進行,致使飲片GMP認證形同虛設。”
目前,中藥飲片加工行業仍整體規模小,小企業為主,質量參差不齊。上規模的只有康美藥業,已經過會的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荷花”)則即將登陸創業板。
中藥飲片的競爭,靠的是規模,不算是高毛利行業。這一點,從純中藥飲片公司新荷花可窺見一斑。
新荷花招股書顯示,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新荷花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6.74%、20.81%、22.03%和22.1%。而因為還有中成藥、健康產品和西藥等板塊,康美藥業的綜合毛利率要高些,同期分別是26.9%、33.4%、36.5%和30.25%。
新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新版GMP)201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按照國家食藥局的時間表,飲片生產企業應該在2015年底前達到新版GMP要求,而軟件部分的工作應在三年內完成。
相比舊版GMP,新版GMP對軟件管理的要求更高,僅對中藥生產從原料到成品的檢測一項,就需要投入幾十萬的檢測設備,而目前,只有部分上規模的飲片企業才有嚴格的原料和成品檢測制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物流地產指的是投資商根據物流企業客戶需要,選擇合...[詳細]
- 李佩娟: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畫像分析
- 劉海晶:【最全】2025年呼叫中心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韓艷婷:2025年全球壓縮空氣儲能產業市場分析
- 韓艷婷:2025年中國奶酪行業區域發展現狀 北方地區有明顯的資源稟賦優勢【組圖】
- 袁業:2025年中國食用油行業龍頭企業分析
- 黃纓杰: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競爭梯隊、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
- 蔡志濠:一文讀懂北京市低空經濟特色產業發展現狀與投資機會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運動服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 黃纓杰:2025年中國建筑節能行業技術現狀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