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設國際貿易中心 司法體系來助力
上海近年來不斷致力于打造國際貿易中心,而國際貿易中心建設離不開良好的制度環境,這也對上海司法和立法機關提出了新要求。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昨日(11月1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公布《上海法院為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提供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同時,《上海推進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條例》也已遞交給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進入最后階段的審查,有望于今年年底出臺,這將對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特別是環境建設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意見》共21條,對上海各級法院立足審判職能、服務保障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提出了總體要求,內容包括審判機制、審判方式等,同時涉及專業化審判、信息交流等多個方面。它還要求進一步健全完善涉外民商事案件集中管轄制度,全市基層人民法院均可管轄一審涉外商事案件等,實行涉內、涉外商事案件統一由商事審判庭集中審理,盡可能使各類貿易爭議就地得到解決,方便當事人訴訟,服務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
在上海高院副院長盛勇強看來,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不僅僅是貨物貿易市場體系建設,還包括服務貿易市場體系、電子商務市場體系、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市場體系,以及與貿易相關的專業服務市場體系和建設,法律服務也屬于專業服務市場體系。
上海高院民二庭庭長俞秋瑋說,在上海建設國際貿易中心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新情況新問題,這些問題也會不斷地反映到司法領域,比如越來越多的成熟的網絡交易、電子商務等。對于這些新問題的處理,法官要妥善地解決,就需要尊重商事的規則。比如說商事的營利性、講求規則和職業化等特點。
正是考慮到在建設國際貿易中心的過程中可能遭遇制度空白,在昨日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商務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張新生介紹,下一步將研究探索相關政策保障。其中包括推動《上海市推進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條例》盡快出臺,為貿易中心建設提供法律保障。同時,進一步深化流通領域改革發展,抓緊制訂出臺《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在上海的實施意見。
此外,上海還將進一步研究貿易便利化政策。積極推進海關與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聯網,實行“一次錄入,同時申報”,推進電子口岸改革試點,研究探索跨境支付和自然人流動。進一步研究擴大對外開放政策。進一步研究貿易發展環境政策。探索擴大上海綜合保稅區國際貿易示范功能。
張新生在發布會上說,下一步還會全力推進戰略性項目建設,確保虹橋商務區國家會展項目建設進度,力爭2014年底前竣工,制定完善上海會展業發展促進政策,引進和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展會,加速推進國際發展平臺的發展以及國際影響力的提升。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