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8千億民間資本閑置 文化產業成突破口
文化產業風險并不小
不過,這幾位投資者,除了賴冠州,其他商人算是“試水”,也就是主業均未丟。“文化產業的水還是很深的,風險很大。”較早介入文化產業的黃晨說。
2008年,黃晨在去北京與合作伙伴談別的項目時,認識了幾位年輕導演,當年在一片死氣沉沉的環境中流行的一句話是“越是危機時,則越需要娛樂”。
正是沖著這么一個說法,黃晨出差期間,就在北京注冊成立了秦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并購買了辦公用地。
“當時的想法,就是先拿出幾千萬元玩玩,對于什么題材的項目更有市場,請什么樣的導演與演員更合適?電影的內容與渠道建設該如何打通等根本就不關心。”黃晨說。
這幾年,自己的影視公司究竟拍攝了幾部電影,黃晨都沒有數,能說得出名字的就是《千里之外》與《AA婚姻日記》,前者講述了一名杭州在校大學生不遠千里,借錢來到黎平為一名失血過多且是稀有血型的侗族婦女獻血的感人事跡。
“投資也就是聽說這是一個溫州人的故事就拍了,當時還沒想那么多。”黃晨表示。
當然,這樣的態度注定不會有太多的收益。
事實上,在2009年的溫州商界,黃晨在影視界的玩法算是新鮮的玩票,而賴冠州則是孤獨的。
當年,剛做過大手術欲休養的賴冠州因朋友之情,答應投資浙江創意園。
該創意園是經省委宣傳部批準,由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和溫州日報報業集團聯合創辦。2007年4月啟動前期準備工作,2008年3月正式啟動一期的LOFT改造項目。
就如北京的798,該創意園是對原溫州冶金廠部分廠房的改造而成。但因為一些原因,改造工程在2009年無法繼續,因“情誼”完全轉身進入到創意園的賴冠州在2009年4月,拿出1000萬進行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但對于園區而言,還是內容的定位,盡管從一開始,這個創意園區是以溫州企業的轉型與升級為核心,但談何容易?” 賴冠州回憶說。
這是因為溫州這座城市的定位決定,究竟是怎樣的轉型與升級?創意在企業升級與轉型中處于怎樣的地位?但在金融危機后,溫州資本對“實體”的關注并不高。“2010年,是我最艱難的時候,偶爾也想過放棄。” 賴冠州表示。
2010年4月8日,央行、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九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明確鼓勵銀行業開發適合文化產業特點的信貸產品等。
上述文件被視為政府支持文化產業政策中最具實施性的文件,也是這一年,黃晨在溫州注冊了影視公司,賴冠州創意園也勢必能夠得到政府的支持,兩年后,創意園獲得了浙江省財政1000萬元的專項資助和溫州市財政3000萬元的配套建設資金,主要用于對入駐工業設計企業的補助、促進工業設計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
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尤其是創意設計型的人才。
賴冠州不得不以年薪30萬元加10%的股權吸引國際上的設計人才進駐創意園,創意對于企業的附加值目前則以15萬元到30萬元進行不同的設計。
“現在一些企業開始盈利了,創意園就是孵化器。” 賴冠州表示。
黃晨的公司先后舉辦了多場文化盛會,其中包括《藝術之聲》大型晚會、國際大學生影像節,由此,這位很少看電影的商人成為溫州“文化新浙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