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濟圈“1+6+3”規劃對象已圈定
“北京的工業發展傾向于高新技術為主導,天津的工業體系完備,主要是高清技術性工業和重化工業并重,而河北主要是重工業和農副產品加工。”祝爾娟稱,根據其對各個行業、各個產業的產業市場份額等等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從能源工業市場份額來看,總體上保持一個穩定的增長態勢。
具體的,天津在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的份額逐步的提高,空間上表現為這些行業向天津集中;從冶金工業市場份額來看,河北在這方面具有優勢,現在已經出現在空間上的這些行業向河北轉移;從裝備制造業的市場份額和空間變化來看,金屬制造業、電器機械或者器材制造由天津向河北轉移;通信設備,計算機等等是由天津向北京轉移。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由北京向天津轉移;還有化學工業以及建材工業的市場份額,這主要主要是河北省占據有利優勢。
而對于推進京津冀產業發展升級的主要路徑,祝爾娟表示,“一是重化工產業發展的路徑選擇,注重關鍵性技術的突破及推廣利用,因為傳統產業很重要是關鍵性技術,要升級的話,一定要走這樣一條路;二是注重臨港優勢和實現產業集聚;三是注重重化工產業連接、延伸與整合;四是注重基于循環經濟的工業園區的建設。”
亟須加速規劃
“京津冀搞不起來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三省市的協調機制沒有建立起來,發改委建立了協調機制,但推進省市建立協調機制的時候,我寫了四五次報告,這個機制還建立不起來,這點非常困難。”天津發改委副主任、濱海新區發改委主任楊振江在“2011首都圈發展高層論壇暨推進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會議上表示。
今年3月份發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明確指出,十二五將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推進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打造首都經濟圈。
然而,由于經濟圈范圍的界定陷入困局,所以規劃遲遲沒有出爐。“現在的爭議是主體的問題,首都經濟圈在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有三個并列的地方行政主體,我們要達到這個目的,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它是一個主體,所以在這個過程里面,我們提出的思路是北京要以主體姿態、主動出擊、主持協調、主導發展。”
“這個經濟圈并不應排斥其他經濟圈的存在,只是關注點和立足點不一樣,河北省提出的環綠色首都經濟圈都是并行不悖的,可以找到共同點。”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原校長、北京市社科聯副主席文魁表示,“但是有一點就是要有一個明確思路,要主動的推進這個事情,否則的話,京津冀一體化就很難做。”
對此,文魁建議,各省份應主動與國家戰略對接,區域經濟一體化要以注重大局,各級政府都應該深刻理解國家區域總體戰略。“無論是首都經濟圈,還是河北和天津,都應該看到國家總體戰略是要在國家東部地區率先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應該從這個角度認識自己所在地區總體布局中的地位和功能,主動與國家戰略對接,這樣就會增加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自覺和自信,也更容易獲得國家政策的支持。”
“此外,還要主動與同級政府的規劃銜接。”文魁表示,區域經濟一體化有總體要求,但是發展規劃卻由地方政府各自制度,克服這一制度缺陷的辦法,就是主動與相關同級政府建立聯系,實現規劃的有效對接。
文魁還表示,各地政府應該更加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并主動去發現“鄰居”城市的發展需要,積極尋找合作,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只要各地政府積極參與其中,就可容易地達到“雙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