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上演失業潮 就業情況仍將惡化
溫州一些中小制造業企業失業潮已開始愈演愈烈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來,經濟形勢不景氣,增速普遍放緩,在上周公布的7月份官方制造業PMI與匯豐制造業PMI的各項分類數據中,較為一致的則是,就業指數的雙雙下滑。官方7月制造業的就業指數為49.5%,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下,表明制造業企業用工量繼續減少。匯豐7月制造業的就業指數從6月的48.8降至7月的47.7,為2009年3月以來的低點,已連續5個月低于50。
數據以外的現實更值得關注。溫州一些中小制造業企業失業潮已開始愈演愈烈,此外,建筑業等其他行業也開始陸續跟進。匯豐的調查也顯示,企業繼續壓縮用工,原因包括雇員退休、公司縮減規模以及因新訂單量減少而精簡人員等。
盡管官方數據顯示二季度就業情況與第一季度持平,尚未惡化,不過更多研究者認為當前部分行業就業已出現負增長,由于就業市場有滯后效應,就業壓力可能在下半年凸顯,為此,決策層應早做應對準備以避免失業大幅增加可能帶來的不良沖擊。
下崗
汪小成是位于溫州東南部的龍灣區大順中底廠的工人,這家工廠主要是生產鞋材中底,規模在當地屬于中等,自從今年春節后,汪小成就開始過著憂心忡忡的日子。
這家企業目前僅僅還剩下20多個人,過去短短幾個月,走掉了40多人,很多都是汪小成的湖南老鄉,而且現在看來情況還將繼續惡化,汪小成擔心下崗的厄運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降臨到他這里。
在汪小成呆的地方,大家通常都把“失業”叫做“下崗”。“因為公司也不明確的說讓你辭職,就是會讓放長假,有的是放假3個月,然后等電話,有的時間更長,放假期間也不會有任何的補貼,其實就和裁員差不多,只不過說法更好聽些。”汪小成說。
在汪小成周圍,越來越多的老鄉已經開始返回老家了,“我們這里大部分都是拖家帶口的,溫州的生活水平也不算便宜,熬一兩個月還行,時間長點,基本上上半年就算白干了,不僅存不住錢,還得吃老本。”“返鄉潮”也不是溫州老板們希望見到的現象。“現在的確是淡季,但是萬一有訂單了,再把他們叫回來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有些說不定在當地已經找了工作了,到時候招不到熟練工也是個麻煩。”溫州市一家眼鏡企業的老板說。
據溫州市中小企業協會會長周德文介紹,目前溫州一共有40多萬中小企業,最多的時候總共吸納了200多萬的就業人口。不過對于目前失業人員的統計,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機構,都很難有一個準確的數字。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勞動力市場的表現一般滯后于經濟周期,此前看來尚屬平穩的勞動力市場也開始出現劇烈波動。吸納了勞動力市場30%就業人口的中小制造業則成為首當其沖的“受害者”。
浙江省人大2012年上半年浙江省經濟運行情況調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企業減產停產現象明顯增多,溫州市399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今年已停產企業有140家,產值同比下降有2276家,下降面達57%。
與此同時,浙江省對5000家企業的用工監測數據顯示,小微企業從業人員出現了自今年2月以來的首次凈減少現象,6月份單月降幅達到了0.66%。據估算,被監測的5000多家企業共有194萬人,相當于減少了1.28萬人,其中小微企業減少了2739人。
而且情況還將繼續惡化。周德文表示,目前企業訂單方面看不到好轉的跡象,很多老板都是在硬撐著。“我認識的一個打火機行業的老板,最好的時候有1000多人跟著他干,現在也只剩下200多人了,而且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跟著他干了幾十年的,于情于理也不能把他們給辭了,現在硬撐一天就多虧一天,估計也撐不了多久了。”“而且作為這種龍頭企業,一出現裁員也會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地方政府也不愿意看到這樣的現象,現在對他們來說是‘盛夏里的寒冬’,還不知道能撐多久,至少對溫州而言,現在就業情況絕對不是最差的時候,還將繼續惡化。”周德文表示。
近日公布的PMI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7月份官方制造業PMI與匯豐制造業PMI的各項分類數據中,較為一致的則是,就業指數的雙雙下滑。官方7月制造業的就業指數為49.5%,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下,表明制造業企業用工量繼續減少。匯豐7月制造業的就業指數從6月的48.8降至7月的47.7,為2009年3月以來的低點,已連續5個月低于50。
溫州等地中小企業“返鄉潮”也正在一步一步逼近,此外,曾被視為行業標桿的公司諸如比亞迪等也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裁員。
迷局
前瞻網了解到,除了制造業,建筑行業近日出現的失業現象也引起了渣打銀行的關注。渣打銀行全球研究部7月25日發布報告顯示,鑒于房地產新開工項目減速的顯著,建筑行業可能會有農民工失去工作,引發農民工返鄉熱潮。目前中國失業率正在增加,預計第三季度的失業狀況還將更差。
報告稱,上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疲軟,主要由于基建行業、房地產業和出口行業這三個行業拖累宏觀經濟。同時,這三個行業就業人數龐大,行業不景氣將有可能造成失業人口增加。雖然目前來說就業形勢并不十分嚴峻,但顯然正在變差。
目前中國就業形勢正在惡化的判斷也得到了更多經濟學家的認可。“事實上就業壓力正在逼近。”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由于就業市場的滯后效應,當前部分行業就業已經出現負增長,就業壓力可能在下半年凸顯。
不過在7月25日人社部最新公布的就業數據似乎并不支持他們的觀點,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城鎮新增就業694萬人,完成全年900萬人目標的77%。二季度末,全國實有城鎮登記失業人數91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與一季度末持平,這也是連續八個季度保持持平的狀態了。
上述數據與就業市場的真實狀況矛盾的原因之一被認為是人社部統計的失業率,不包括農民工,而且城鎮失業人員只有自己去登記之后才被統計在內。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表示,“盡管中國城鎮登記失業率仍保持平穩,但匯豐及官方PMI指數都顯示就業市場壓力有所加大。鑒于就業指數為滯后指數,政策層應早做應對準備以避免失業大幅增加所可能帶來的不良沖擊。”
此外,由中國就業研究所研發的用來反映勞動力市場緊張度的指標CIER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勞動力市場求職申請人數較上季度略有增長,而招聘需求的增長速度更快,導致CIER季度總指數環比下降。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申請人數的增長速度快于招聘需求的增長速度,因此,二季度的CIER指數比去年同期要高。
該CIER數據是以智聯招聘數據、蘇州工業園區數據等為基礎測算而成。第二季度的數據還顯示從總量上看,二季度離職人數的同比上升幅度也最大。
對于未來就業情況的判斷,中國就業研究所研究院研究員丁大建表示:根據目前測算數據顯示,就業方面短期來看應該不會出什么大問題,未來主要看相關穩增長措施的實施效果。“現在的穩增長政策如果能起到作用,就業方面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為目前的勞動供給已經趨向穩定,就業形勢主要還是受到經濟好壞的影響。”他說。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坊間一直認為年初定下的7.5%的全年增長目標也意味著高層對于GDP下滑的容忍度正在增強,不過眼下看來,就業情況的惡化也正在削弱高層對GDP下滑的容忍度。
在7月26日中共中央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將采取包括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及進一步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在內的一系列措施,在全球經濟下滑之際,堅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7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強調了“穩增長”的要求,并提出“著力擴大和穩定就業”。
不過丁大建也提出,目前中國也正在進行結構調整、產業轉移等,這過程也必然伴隨著陣痛,例如失業、新工人結構等問題,因此在判斷失業情況時一定要看清楚是局部性的問題還是全局性的問題。例如對于近日各地出現的返鄉潮,不能一味的將農民工返鄉就定義為失業,他們有可能是選擇回鄉就業或者再出發去西部就業,但對于當前所面臨的經濟局勢也不可過于樂觀看待。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