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
三、面臨的挑戰
當前,地質礦產工作與首都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完全適應。地質勘查工作多以地質找礦和基礎地質研究為主,且相對集中在山區,為城市服務的基礎性工作薄弱,與城市建設結合得不夠緊密;礦山開發規模與城市功能定位不符;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需要進一步規范,礦山生產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以及違法開采等問題;小型和小型以下礦山開采技術和設備落后,經營粗放,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不高。
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任重道遠。受北京市地形地質條件復雜、斷裂構造發育、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勻等自然條件和多年礦產資源開發遺留后果的影響,形成了一系列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郊區廣泛存在的礦山“三廢”成為大氣、水體、生態環境等的重要污染源,致使部分自然景觀和地質遺跡遭到破壞;采礦引起地面塌陷、地裂縫、地下水疏干及污染;超采地下水引起城市地面沉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擴大、地表土層旱化和沙化;偷挖亂采砂石、磚瓦用粘土等造成部分土壤沙化、河流堤岸破壞、大氣揚塵等。據調查,截至2005年,北京市礦山占用破壞土地面積共11600公頃,廢渣累計積存量16789萬噸,塌陷坑979個,地裂縫492條,山體滑塌76處,不均勻沉降43處。
資源需求增長與北京市能源和礦物資料供給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在首都礦產開發逐步壓縮的條件下,隨著北京市城市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重點能源礦產資源的的供需缺口逐漸加大。雖然煤炭、鐵礦、地熱、地下水、漢白玉等雖具備一定的勘查開發潛力和供給能力,但遠不能滿足需求,對市外礦產資源依賴程度將進一步提高。
“十一五”時期乃至2020年是北京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確立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國際城市地位的關鍵階段,是實現“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發展目標和“新北京、新奧運”,“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構想的關鍵時期,對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礦產資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礦產資源管理面臨著轉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有效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和強化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力度等前所未有的挑戰。
面對新的形勢,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要更加注重轉變發展方式,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和空間布局的優化,更加注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更加注重拓展區域合作,更加注重“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進一步提高產業層次和技術水平、提高規模和集聚效應,逐步適應首都發展建設要求。
第二章 指導原則與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北京市全面實現現代化,建設現代國際城市的戰略目標,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方針,加強公益性地質調查和重要礦產資源調查評價,依法對礦產資源開采實行嚴而又嚴的政策,調整和優化開發利用結構和布局,提高礦產資源利用效率,大力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適應首都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構建和諧社會首善之區。
一、基本原則
(一)與首都職能相協調
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和保護等各個環節都要根據首都發展目標和職能定位的需要,統籌安排、突出重點,實現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首都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密切結合。公益性地質調查以水、工、環地質工作為中心,突出為城市全方位服務的主題。
(二)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優先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優先服從、服務于首都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需要。要在符合環境保護標準的前提下,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礦產資源,嚴格控制采礦數量規模,加強礦山管理,對采礦破壞區域及時進行恢復治理。
(三)強化資源高效開發利用
堅持開源與節流并舉,把節流放在首位。著力轉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調整和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與結構,實施綜合勘查,綜合開采,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依靠科技進步,降低資源消耗,提高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水平。
(四)加強區域合作
按照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緊密結合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強與國外、國內有關區域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市外資源和市場,提高礦產資源的可供性。
(五)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
充分發揮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強化政府的宏觀調控和社會服務功能。準確把握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中行政和市場手段之間的關系,以市場為導向,充分、靈活運用市場的杠桿作用與政府調控有機結合。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