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不是IPO重啟 而是黑天鵝
證券監管趨嚴 違規代價慘重
從勝景山河到綠大地,從綠大地到萬福生科,再加上諸多涉及財務問題被證監會定性為“虛假陳述”的案例,最近兩年被查實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例不在少數,加入到財務造假陣營的上市公司數量,仍在不斷擴張。
事實上,幾乎所有涉及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都是上市后即出現重大財務數據變臉的“問題IPO”,而問題IPO也由此成為財務造假公司的大本營。因此,和其他違規行為相比,IPO造假無疑當屬 “首惡”。因為它不僅破壞了市場的“三公”原則,更讓普通投資者損失慘重。投資者像躲避禽流感一樣,躲避黑天鵝事件頻出的IPO。
面對如此復雜狀況,堵不如疏,市場化、嚴監管、多管旗下、慢慢糾正才是現實的辦法。始于今年初針對擬IPO企業的大范圍財務核查專項行動,對廣大普通股民而言是件歡欣鼓舞的事,迄今已有268家企業被逼退,IPO堰塞湖得到有效緩解。更重要的是,這場行動讓市場參與者看到了監管層的決心。
國內首宗IPO撤單企業造假被處罰的案例:
天能科技成為首家在IPO申報階段撤回材料仍被證監會處罰的未上市公司,撤材料時間是去年4月23日。證監會今年5月31日宣布給予天能科技警告處罰,并處以60萬元罰款。公司董事長秦海濱、董事會秘書曾堅強、董事長助理劉俊奕和財務總監陳守法被給予警告,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對秦海濱、曾堅強、劉俊奕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其余10名公司簽字責任人員,被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
同時受到處罰的還有此案所涉及的3家中介機構。其中,民生證券被給予警告、公開譴責、罰沒300萬元,并被責令6個月內整改;保薦代表人鄧德兵、劉小群被給予警告,分別處以15萬元罰款,被分別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大信會所罰沒180萬元,被責令改正;簽字會計師胡小黑、吳國民被給予警告,被分別處以10萬元和5萬元罰款,皆被終身證券市場禁入。君澤君律所被罰沒180萬元;簽字律師許迪、王祺被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5萬元罰款。
目前,證監會的態度是,擬上市公司一旦進入IPO財務核查階段,如果發現其中存在應移送稽查的違法違規行為,立即移送,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此次山西天能科技的造假行為,盡管沒有對投資者造成實質性的損害,但是已經擾亂了市場秩序。監管層的這次成功查處,或許能對今后的造假上市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
首例創業板公司涉嫌欺詐發行股票并受到IPO史上最嚴處罰的案例:
于2011年9月27日掛牌的萬福生科之所以被稱為國內創業板造假“第一股”,是因為今年5月22日證監會對其實施了IPO史上最嚴處罰:對董事長龔永福給予警告,并處以30萬元罰款;同時對嚴平貴等其他19名高管給予警告,并處以25萬元至5萬元罰款。此外,擬對龔永福、覃學軍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并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同時,對其保薦機構平安證券給予警告并沒收其在萬福生科發行上市項目中的業務收入2555萬元,并處以5110萬元的罰款,暫停其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撤銷中磊會計師事務所證券服務業務許可,對兩名簽字會計師采取終身禁入;12個月內不接受湖南博鰲律師事務所出具的證券發行專項文件,對簽字律師終身禁入。
盡管這已經是IPO市場最嚴厲的處罰,但投資者仍覺得該處罰太輕,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上市公司的違法成本仍舊太低,市場警示效果有限。
肖鋼引領資本市場進入“嚴打”時代
據統計,今年1-4月份,證監會新增調查案件113起,比去年同期增加40%,同時,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涉及信息披露和欺詐上市的案件共18件,基本接近去年全年20件的水平。進入5月以來,證監會進行了一系列的核查風暴,12家公司先后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5月21日,肖鋼對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再次發聲。他表示,要把工作重點切實轉到加強監管執法,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上來,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予以傾斜,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防范系統性風險,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投行人士表示,監管部門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有利于從源頭上,讓投行、中介機構盡職勤勉,有利于提高IPO企業的質量,將那些濫竽充數的企業擋在門外,長期看對A股市場有積極作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