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企業面臨轉型升級 距離上市還有多遠
近幾年,我國快遞市場迅速發展,在業務規模上已經位居全球第二位。企業數量也在2013年突破1萬家,較上年增加了近1800家。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研究報告顯示:2005-2013年,我國快遞行業業務總量與業務收入保持逐年增長的趨勢,業務總量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4.34%,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5.14%。
2007-2013年,快遞行業占郵政業收入比重總體保持上升趨勢。2013年達到最大比例56.59%,表明快遞行業在郵政業中的市場地位逐漸提升。
同時,整個快遞行業也度過了“跑馬圈地”的時代,企業面臨轉型升級,投資重點開始轉移。雖然,對我國快遞企業而言,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是重點投資領域,但投資領域開始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對于順豐、申通等第一陣營的快遞企業而言,開始投資于電商、航空、信息技術領域,以提高企業整體實力。
快遞業面臨轉型升級上市成必然選擇
以行業龍頭企業順豐為例,一方面,企業加大航空領域的投資,建立自己的航空公司,2013年自有全貨機數量由11架增至14架;另一方面,企業拓寬業務,向上游市場投資,2013年2月順豐優選正式開通上海、廣州、深圳的常溫類商品配送。除此之外,開始推出針對服裝企業的供應鏈服務;在北上廣深等中心城市建立14個倉庫,推出倉儲物流解決方案服務,從標準化的快遞服務轉型為提供定制化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
快遞企業轉型升級,對資金有著較大需求。特別是在行業盈利能力下降的情況下,如何滿足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是多數快遞企業面臨的挑戰。而國內銀行的兩種授信模式都不適用于快遞企業,因此尋求戰略資本或者上市融資,成為快遞企業的必然選擇。
近幾年,我國快遞市場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已有多家快遞企業引入了戰略資本。2009年3月,阿里巴巴入股了星辰急便快遞公司;2010年5月,海航集團相繼收購了兩家快遞公司——上海的天天快遞和青島的元智捷誠快遞;2011年,復星、聯想創投等機構入股韻達快遞。特別是2013年,行業龍頭企業順豐也開始引入戰略資本。2013年8月,順豐出讓不超過25%股份,吸納元禾控股、中信資本、招商局和古玉資本四家公司成為其新股東。
私募股權或者風險資本最終的目的是需要變現,而最大利潤變現的方式就是上市。因此,對于快遞企業而言,最終還是要通過上市企業進行融資。在過去的幾年里,行業里多家企業都傳出了上市的信息。
2011年,申通快遞董事長在舉辦的“杭商論壇——產業升級及轉型”期間透露:“申通今年收入有望達到100億元,公司正在做上市項目的準備工作。”2012年5月,創業板發審委審核通過了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雖然在2013年12月撤回了IPO上市申請材料,但也為行業開了一個先河。
2013年2月,圓通速遞透露已聘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為其發行股票及上市提供全方位的財務審計服務,如進展順利的話2015年底可以在A股實現IPO。2013年,有消息稱韻達原會計中心副總監轉職為韻達快遞投資總監,并且公司正在進行上市籌備以及財務方面的對接和信息梳理工作。
但是,從快遞企業目前的發展來看,多數企業都在向后推遲上市計劃,即便是IPO開閘的2014年,上市企業里也難見快遞企業的身影,上市融資仍然較為渺茫。德勤與國家郵政局發展與研究中心的聯合報告《中國快遞行業發展報告2014》中表示,中國快遞企業距離上市或許仍有較長的路要走,而在未來IPO融資過程中,還面臨著合規風險和盈利風險。
之所以會產生上述情況,前瞻快遞行業報告分析認為主要是由于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整個快遞行業的法律法規還不是十分完善,上市后無法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
第二,快遞行業的整體競爭還處于價格競爭階段,上市后快遞企業將通過提價以提升業績,這將會導致上市企業失去競爭優勢。
第三,我國多數快遞企業都是通過加盟方式發展,如何對作為獨立法人的加盟商進行整合,是總公司面臨的重點挑戰。即便是在2000年,規模尚小的順豐進行直營改革也經歷了5年的額時間。更何況對于服務網絡已經遍布全國的大型快遞企業,更是困難重重。
快遞企業要做大做強加盟向直營過渡成必然趨勢
近幾年,在電子商務市場的推動下,我國快遞市場快速發展,業務總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二。2013年,我國快遞行業業務總量為91.87億件,同比增長61.58%,業收入為1441.7億元,同比增長36.62%。從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13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顯示:截止到2013年,經過相關部門許可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共有10143家,較上年增長了近1800家。
但是以加盟模式為主的發展方式,也逐漸顯露出了弊端,快件丟失、損毀、偷到等服務問題頻出不窮。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快遞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2009-2013年,我國快遞行業投訴總量快速提升,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23%,遠高于快遞業務量的增長速度。2013年,快遞申訴量達到359429件,同比增長109.53%,占郵政業的比重為93.12%。
從下表可以看出,我國快遞服務反映的主要問題中,快遞延誤是最主要的問題,其次是投遞服務。在申訴率方面,《2013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中數據顯示,以加盟模式為主的快遞企業位居前列。
前瞻網快遞行業報告分析認為:加盟模式是我國快遞市場初級階段的產物。在市場發展初期,各大快遞公司為了“跑馬圈地”,提高市場占有率,均采用特許加盟的模式。特許加盟模式克服了企業發展初期資金不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快遞市場的快速發展。然而,隨著我國快遞市場的成熟,消費市場對快遞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加盟方式的弊端就更加凸顯。特別是在2013年圓通毒快遞事件之后,加盟模式更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在加盟方式下,加盟商與總公司之間的利益不一致。加盟商為了自己的利益,特別是在攬收收益大于派送收益的情況下,一些加盟商忽視快遞操作規范,服務水平低下。隨著快遞行業整體利潤率的下降,加盟商不重視末端投遞,服務水平更是日況愈下。另外,加盟商實力的增強,也增加了企業管理的難度。一些大的加盟商已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總部對加盟商的把控能力較低。
目前,對于已經發展起來的快遞企業而言,服務網絡已經建立,企業發展開始向一體化、集約化、標準化、機械化等方向發展。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也增加,推動快遞企業開始尋求風險資本或者上市。而對風險資本而言,未來套現的最好方式就是推動公司上市。因此,對于缺乏資金的企業而言,上市是其最好選擇。而加盟企業是獨立的法人,無法與總部以及直營公司合并財務報表,導致加盟資產無法計入到總公司當中。民營快遞企業要上市,必須提高服務質量,并完成好直營改革。
物流業發展迎政策利好概念股或迎上漲契機
6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
會議指出,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當前建設現代物流體系要突出重點,要著力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管理體制改革,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鎖。
據統計,我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維持在18%左右,難以下降。這一比率高于美國、日本和德國9.5個百分點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約6.5個百分點;高于“金磚”國家印度和巴西5~6個百分點左右。
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13年全國物流運行情況通報》顯示,去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97.8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5%,增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全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0.2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幅較上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認為,《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的發布有利于打破制約我國物流行業發展的枷鎖,A股市場上的物流概念股也將迎來配置良機。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益海嘉里作為中國食用油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龐大的...[詳細]
- 黃纓杰: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競爭梯隊、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
- 蔡志濠:一文讀懂北京市低空經濟特色產業發展現狀與投資機會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運動服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 黃纓杰:2025年中國建筑節能行業技術現狀
- 廖子璇:【干貨】2025年鋁型材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何樂:2025年中國物聯網芯片上游產業分析:半導體材料和設備市場均增長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290億元
- 柯素芳:預見2025:《2025年中國醫美注射材料行業全景圖譜》
- 成招榮: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生豬養殖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