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趨勢二度沖刺IPO 曾被臨時叫停
曾于2012年6月在IPO上會前被證監會臨時叫停的深圳市財富趨勢科技,于6月20日當周再次向證監會遞交了IPO申請,并第一時間完成了IPO預披露。
IPO咨詢機構前瞻投資顧問(主要為擬上市企業提供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對比前后2次的招股說明書內容發現,在2012年遭遇媒體廣泛質疑的多個問題上,財富趨勢似乎進行了針對性調整與處理,包括毛利率沒有此前那么高、員工工資費用大幅上漲等。顯然,此次二度闖關IPO的財富趨勢是有備而來。
該公司是一家資深的證券業高科技企業,致力于證券分析系統和計算機通訊系統的研究開發。公司在證券行業的著名品牌是“通達信”。
通達信軟件是網上交易領域市場份額上升最快的軟件品牌。全國地區最主要的幾個券商比如銀河、國信、招商、中信、國泰君安、中信建投、廣發、興業、華泰、齊魯、安信等均采用通達信的網上交易行情系統。
曾在IPO上會前被臨時叫停
查閱證監會2012的公告發現,證監會臨時取消了深圳市財富趨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PO審核,并公告稱:“鑒于深圳市財富趨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落實,決定取消第45次創業板發審委會議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而此前,證監會于2012年5月9日披露財富趨勢的招股說明書,這家三年綜合毛利率超過90%、以通達信股票行情軟件系統而聞名的金融軟件服務商公司,被指過度粉飾財務報表,其真實性受到業內廣泛質疑。
查閱2012年的媒體報道,前瞻投資顧問發現,媒體質疑的焦點,主要集中于營業利潤率過高、員工工資費用遠低于同行平均水平、稅收依賴嚴重、稅收數據打架、保薦機構為公司第三大客戶等問題。
尤其是首次闖關IPO過程中,有媒體從可靠渠道獲得了財富趨勢保薦人銀河證券在2011年5月27日完成的招股書,與2012年公布在證監會網站的招股書進行對比,發現多處關鍵數據出現人為惡意篡改,甚至面目全非。
這次曝光時間持續了整整1個月之久,國內各大媒體的相繼參與,曾一度將財富趨勢推向了輿論浪尖。媒體報道稱,財富趨勢造假涉及到客戶、稅收、注銷公司財務數據、員工和盈利預測等42個方面。證監會在上會前臨時取消財富趨勢的IPO審核計劃,不排除與此造假質疑有關。
毛利率過高、工資成本過低等“舊病”不再
在2014年6月20日最新披露的招股材料中,前瞻投資顧問發現,財富趨勢2011-2013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943萬元、8183.28萬元、8462.24萬元,凈利潤分別為7075.92萬元、5462.94萬元、5588.87萬元。可見,公司過去3年來的經營成本分別為1867.08萬元,2720.34萬元,2873.37萬元,利潤率約79%、67%、66%。
而在2012年的招股書中,財富趨勢在2009-2011年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670萬元、7634萬元和8943萬元,而利潤總額分別為4600萬元、6381萬元和7306萬元。近3年來的經營成本分別為70萬元、1253萬元和1637萬元,利潤率分別高達98.5%、84%和82%。
可見,面對外界質疑的毛利率過高問題,財富趨勢此番有意做了調整,最高降幅達到32%。
同時,公司在2009年至2011年報告期內員工工資費用總額分別為297.1萬元、633.99萬元、613.77萬元,平均月薪約為2550元、3854元、3200元,遠低于同業平均水平。
而2014年6月20日最新披露的招股材料顯示,公司2013年度員工月均工資達到5577.6元,2013年度工資費用總額占公司營業總成本的比例為48.91%。
稅收依賴情況仍堪憂且前后2次公布的數據不一
不過,在嚴重依賴稅收問題上,前后2次預披露公示的招股書似乎變化不大。2011-2013年稅收優惠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比例,分別為31.4%、18.81%、20.99%。而在2009-2011年該比例為28.47%、26.69%、29.45%。不過,對于2011年的數據,前后兩次招股書的數據卻不一致,不禁令人質疑財務審計的嚴謹性。
根據2012年公示的招股說明書,報告期內各年度享受稅收優惠占同期凈利潤比重均高于25%,而且上市前2011年這一比例為29.45%,顯著高于上年度的26.69%,這意味著財富趨勢稅收優惠依賴程度還有所提高。
更關鍵的是,構成財富趨勢企業所得稅優惠的相關政策并非是可持續的。
其中,根據國務院《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00]18號)文件精神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軟件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1]100號)相關規定,母公司深圳財富趨勢2011年享受所得稅率為12%,從2012年開始便執行15%的所得稅率;同時,全資子公司武漢財富趨勢2010年、2011年免征企業所得稅,2012年至2014年按25%法定稅率減半征收公司企業所得稅,而等到2015年時則需恢復到25%正常稅率,也將增加更高的稅收支出負擔。
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中第三十四條明確規定:“發行人依法納稅,各項稅收優惠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發行人的經營成果對稅收優惠不存在嚴重依賴。”顯然,財富趨勢的稅收依賴情況令人擔憂。
保薦人銀河證券系大客戶
同時,公司的保薦機構為中國銀河證券,前后2次闖關IPO并未更換券商。而在2012年,公司面對毛利率過高和職工收入過低等質疑外,保薦機構銀河證券同時還是第三大客戶,也曾涉嫌違反《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保薦人盡職調查工作準則》相關規定,而被業內人士廣泛質疑。
在最新公布的IPO招股材料顯示,前瞻投資顧問發現,2012年銀河證券并未進入財富趨勢前5大客戶,但2013年對其營業收入為247.66萬元,占公司全部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93%,位列公司當年第5大客戶。對比2011年的數據來看,當年對銀河證券的營業收入為518.21萬元,占比5.79%,位列第3大客戶。看來,銀河證券在“保薦機構”與“重大客戶”兩個身份之間仍舊有點糾纏不清。
而《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中第二十一條規定:與發起人、大股東、實際控制人之間在業務、資產、人員、機構、財務等方面相互獨立,不存在同業競爭、顯失公允的關聯交易以及影響發行人獨立運作的其他行為的,方可保薦上市。
在這一問題上,財富趨勢的同行——于2010年3月在創業板上市的同花順,保薦機構為申銀萬國證券,報告期內,二者并沒有業務上的往來。2011年1月上市的大智慧,IPO保薦機構為西南證券,財務報表顯示兩家公司也沒有業務上的往來。可見,銀河證券既為保薦機構,又身為大客戶,在財富趨勢的業務獨立性方面,難以令公眾信服。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益海嘉里作為中國食用油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龐大的...[詳細]
- 黃纓杰: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競爭梯隊、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
- 蔡志濠:一文讀懂北京市低空經濟特色產業發展現狀與投資機會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運動服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 黃纓杰:2025年中國建筑節能行業技術現狀
- 廖子璇:【干貨】2025年鋁型材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何樂:2025年中國物聯網芯片上游產業分析:半導體材料和設備市場均增長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290億元
- 柯素芳:預見2025:《2025年中國醫美注射材料行業全景圖譜》
- 成招榮: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生豬養殖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