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東芯通信詮釋新三板魅力 企業融資零門檻
“三無”東芯通信詮釋新三板魅力 企業融資零門檻
目前A股市場是一個以個人投資者為主體的市場,而東芯通信式的融資只屬于新三板市場,這就形成了新三板市場的獨特魅力和吸引力。
8月14日,隨著12家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掛牌,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已達一千家,僅今年掛牌公司數量就超過了650家,發展規模急速壯大,勢不可擋。
新三板掛牌企業突破千家吸引力持續升溫
根據統計,目前已掛牌的千家企業中,從地域分布來看,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湖北和山東分別以304家、113家、93家、91家、64家和59家排名前列。
從行業分布來看,制造業以549家占據半壁江山,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255家緊隨其后。在市場不斷擴容的情況下,新三板也迎來了越來越多的新業態企業,如酒類連鎖企業-壹玖壹玖(830993);學前裝備企業-億童文教(430223);證券公司-聯訊證券(830899)、湘財證券(430399);裝卸搬運和運輸代理企業-明書股份(830941)等。
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中小企業爭相到新三板掛牌,以至于發展規模迅速突破千家?為什么新三板能吸引越來越多的新業態企業前來掛牌?到底魅力何在?這些無疑都是值得思考和討論的問題。
長期從事IPO咨詢事業,且成功為四維傳媒、嘉達早教、雅達股份、匯龍科技等公司提供過新三板掛牌咨詢的前瞻投資顧問認為,過去,人們總是把“轉板”視為新三板最大的魅力,所以,新三板也一度以轉板機制作為一種誘惑來吸引企業到新三板掛牌,好像到新三板掛牌就意味著找到了登陸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捷徑。
但隨著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新三板轉板基本限定在了互聯網與高新技術企業,管理層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到新三板掛牌一年后到創業板上市。而對于到新三板掛牌的其他大多數企業來說,他們距離“轉板”仍十分遙遠。
“三無”東芯通信詮釋新三板魅力
明知“轉板”的希望不大,為什么企業還要紛紛到新三板掛牌呢?目前已在新三板掛牌的“三無”公司東芯通信可以告訴我們新三板真正的魅力所在。
東芯通信堪稱一家無盈利、無營收、無凈資產的“三無”公司。該公司2011年營業收入10萬元;2012年營業收入20萬元,凈利潤-1142.5萬元;2013年營業收入約10萬元,全年虧損1600萬元。但就是這樣一家“三無”公司,不僅在新三板成功掛牌,更是成功發行300萬股股份,融資1200萬元,解決了公司發展急需的資金問題。這種在主板市場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為什么在新三板可以成功,這就是新三板的優勢所在。
對接資本市場一直是很多中小微企業難以企及的遙遠目標,極高的財務門檻將很多中小微企業的融資訴求拒之門外。合肥東芯通信,這樣一家“三無”企業,通過掛牌新三板,實現1200萬元的募資計劃,無疑彰顯出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在服務中小微企業方面的成效。
掛牌新三板,帶給東芯通信的不僅是融資支持,也讓公司悄然發生了更多改變。“在新三板掛牌,有很多規范化的要求,比如信息披露讓公司更加透明,融資也要嚴格按照市場規則辦事。這樣,對內提高了公司管理水平,對外改善了公司形象。接受市場和社會監督,提高規范運作水平,對于小微企業來說,這都是能讓公司順利長大的寶貴財富。”
前瞻投資顧問認為,東芯通信在新三板上的成功,對那些對新三板仍持有觀望態度,或對新三板不太信任,或者融資無門的“三無”中小微企業,無疑是一個正面激勵。
目前A股市場是一個以個人投資者為主體的市場,就對公司發展的判斷、風險控制來說,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存在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因此,東芯通信式的融資只屬于新三板市場,這就形成了新三板市場的獨特魅力和吸引力。
新三板市場的投資者均為機構投資者,他們投資的風格是理性、慎重,對公司發展判斷準確,風險把控力強。就東芯通信公司來說,雖然連續三年虧損,主要是由于研發費用不斷投入所致。更重要的是,該公司研發投入已形成了一批自主成果,相關核心技術獲得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因此,公司未來發展值得期待。這種情況下,在新三板成功發行股份,獲得機構投資的資金支持是合情合理的。但這樣的融資方式注定不適合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市場。
對于廣大中小微企業來說,要想解決企業急需的資金問題,獲得投資者的資金支持,選擇包容度較高,門檻較低,利于企業實際發展的新三板才是正確之道,尤其是有了東芯通信式的融資示例后,新三板才是中小微企業真正的樂土。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包裝用紙進口額從2015年的21.00萬噸增長到2024年的4...[詳細]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